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22-8-25 00:19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8 c1 t( |) V- q, n
$ j+ Z) O/ a. y, K* L$ H
6 I$ P3 I% n5 a2 N3 R$ x
' Q6 A, T8 _5 L5 t 体验采茶乐趣。
- o0 o! I# s$ P" q4 s
6 u' l! p) {. i* H; l1 f& l! f* g1 z" Z; ]- X, t" H
3 [: j. s+ q5 Q" j/ t. K2 c7 F
茶企展位吸引不少游客围观。, c6 j# d8 Y$ X3 h" y: X' v7 L8 ~
3 [! \' G. K& s" v9 w, F, n
% J! l* W8 N& D% y J% g
3 A p; z4 J5 l! f/ d
金溪村排排茶树生机盎然。+ ^- s( E" O5 z# @6 d2 N3 z: |0 k
10月11日,由仙游县人民政府主办、龙华镇人民政府承办的仙游首届茶文化节在龙华镇金溪村举行。省内外茶叶协会代表,英国、德国、瑞典客商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500多人参加开幕式,这是仙游茶文化、茶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
/ }& ^' u. V2 ]- J2 _' o 开幕式上举行了“蔡襄茶文化研究院”授牌仪式,这标志着仙游茶文化有了正式的研究阵地,对建设仙游茶文化、丰富茶叶品牌内涵有着重要意义。在茶文化节上,茶商们也纷纷设置展位,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参观、品茶、选购;仙游金溪茶业更是与来自英国、德国、瑞典的客商进行签约,力促仙游茶叶走出国门,进一步提升仙游茶叶品牌。5 f) }3 v* g" b+ ]6 {! ]! s: J1 F9 a
■文艺演出 展悠久种茶历史5 q4 s* q5 j2 g6 K' u7 ^$ y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蔷薇,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当日,在开幕式演出中,来自龙华镇团结小学的学生们身着汉服,朗诵着蔡襄>>茶录<<中的部分内容,朗朗童声,抑扬顿挫,赢得台下中外嘉宾的赞赏。
4 ^0 [5 e* Z% J; @, v8 R 蔡襄以廉洁著称于世,其著作>>茶录<<也是中国茶叶研究史上重要的专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弥补了陆羽>>茶经<<未载及“建茶”的缺憾,他创制的小饼龙凤团茶,使“建茶”名满天下。在茶文化节现场,>>茶录<<穿越千年从宋代“走来”,让人领略仙游悠久的种茶历史。
/ t# R; i8 w2 Y# q% c% x3 f 熟知仙游种茶历史的金溪村村民李福辉告诉记者,同一片茶叶,经过制茶人那灵巧的双手,演绎出不同的风味,如在福建赫赫有名的武夷岩茶、福鼎白茶、安溪铁观音等。但鲜为人知的是,莆仙茶叶种植其实也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出过精品。; T; z. r$ w6 c! D1 m$ {2 J7 O
早在隋代,当时的仙溪(今仙游县)就零星引种茶树。唐代,仙游孝仁里郑宅(今赖店圣泉)、凤山、龟洋山、林山等山区已有成片种植。而主导的品牌“仙游郑宅茶”历史上曾是专供皇宫享用的贡茶,在>>福建农业大全<<被列为明、清时期福建七大名茶之一。南宋著名史学家、莆田人郑樵>>采茶行<<曰:“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诗中,郑樵也将郑宅茶和武夷岩茶相提并论,并将饮郑宅茶当作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t+ K; j2 H( b) L( W
去年,传承逾千年的昔日贡茶——仙游郑宅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商标认定,更是说明仙游茶叶受到认可。5 R/ i" n) H3 O# e8 w( u( `: W
开幕式上,除了>>茶录<<朗诵外,还朗读了>>茶经<<,表演了少儿舞蹈>>小辫甩三甩<<、独唱>>古丈茶歌<<、舞蹈>>美丽仙游人<<等,将独特的仙游种茶文化呈现给中外来宾,让更多的人了解仙游茶叶的魅力。5 e0 j' e) @- ?* S% M7 d5 T
■体验采茶 了解茶产业现状
3 ]1 z& Z% O, M5 Q n2 _% ~ 眼下,正值秋茶采收季节。漫步在茶文化节举办地金溪村,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满眼绿色中,随处可见忙碌采茶的身影。茶树上处处冒出嫩绿色的茶尖,微风中飘散着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
" _6 X+ W5 N4 a- W# r: g6 G: I' S 茶文化节上,还开放茶园让游客、嘉宾入园采摘,学习采摘茶叶的技术,感受采茶乐趣;辨识各品种茶叶,掌握茶叶茶艺的基础知识,了解仙游茶文化和产业发展现状。
* I3 ^% s3 h7 B' f ~! x “来到茶园里,让我有‘入山深野趣,极目尽天然’之感。平时工作非常繁忙,很少有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在这里感觉心旷神怡。”体验采茶的市民郑慧楠告诉记者,以前只是看到已经烘焙好的茶,这是她第一次来到茶园,看到正在生长的新鲜茶叶,很新奇。
" I. q3 B: n* a5 k 龙华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龙华镇是我省的茶业生产重镇,我市最大的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之一。目前,全镇拥有涉茶从业者6000多人,茶叶年产值3亿多元,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该镇已然形成“茶叶满山能醉客,龙华无处不飘香”的氛围。) L$ S, E1 m1 D0 v
单单在金溪村就有55%的农民从事茶叶生产,茶园承包种植面积已达到1.8万亩,现有茶厂近百家。近年来,在福建金溪茶业有限公司等多家茶叶企业的龙头带动下蓬勃发展,已形成茶叶、茶机具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旅游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突破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盟等52个国家和地区,福建金溪茶业有限公司出品的茶叶更是通过欧盟的有机认证。同时,该村还建成莆田唯一集旅游观光、群众休闲、文化展示、销售、科研等功能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公园,已成为仙游茶叶交易的大集市。0 E9 I4 }7 a( ]- m8 B
而此次采茶体验,更是让市民和嘉宾以全新的视角、直观感受到仙游茶文化、茶产业、茶旅游的魅力,将进一步提升仙游茶叶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仙游茶产业发展。 b& K1 w# v* a# O- l6 P
■做大做强 挖掘茶文化精髓8 U7 W' u2 A& W* _. [/ n# ~
当日,茶文化节上还设置了不少展位,优质的茶叶、精致的茶具、漂亮的茶服琳琅满目,让前往参加活动的游客、嘉宾流连忘返。其中,福建金溪茶业有限公司设置的展位尤为引人关注。
: i4 ~% k6 t0 V0 o# ^' P 位于龙华镇金溪村松柏洋的福建金溪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生产的各种茶叶产品远销海内外市场。
) P1 N* k. g( H9 ]1 t. n7 [ 仙游茶叶以形美、质优、清香区别于其他地方的茶叶。说起仙游茶叶来,该公司董事长黄世忠如数家珍。他说,一杯好茶离不开一处好的茶叶产地,仙游制作的各种类型的原茶茶叶多选自有机生态茶,而种植有机生态茶对生态环境要求非常严格,金溪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c% [6 d2 p; F5 C0 \# t
作为仙游茶叶生产地代表的金溪村地貌多为山地与丘陵,茶叶种植园地势开阔、集中成片。园内土壤为黄、红壤,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质地疏松,通气和排水性良好,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从而形成了茶叶独特的品质特性。4 `, S3 \6 K5 C# k1 Z& t6 ]" F
有了好原料,如何制作出好茶?在福建金溪茶业有限公司茶叶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这里有最先进的茶叶制作工艺,其中还有该公司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传承和创新仙游茶叶悠久的制作技术。 ]! T T* Q8 U) |$ B9 z5 a8 l- z
黄世忠告诉记者,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提香,是仙游茶叶传统加工工艺的流程。每一步都严格要求,才形成具有独特品质风格的仙游茶叶和茶文化。% }$ U" R7 o% ]/ ~7 T; A7 U
为了研究仙游茶文化,该公司协同其他部门成立了仙游蔡襄茶文化研究院。在茶文化节上,该院正式授牌成立,由黄世忠担任院长,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党委书记雷国铨及武夷学院李远华博士担任顾问,共有理事15人,职工50人。将建有多功能厅300平方米,文化馆130平方米,茶叶研究基地100亩,茶叶苗圃基地5亩,建有一条名茶生产加工线。
8 ` W/ d( v3 _ 龙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仙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大力加强茶叶基地建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实施“仙游茶”品牌提升战略,茶文化和茶产业实现了互促共进。而此次,仙游首届茶文化节的举办以及仙游县蔡襄茶文化研究院的成立,旨在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弘扬仙游茶文化,宣传、推广仙游茶品牌,推动仙游茶产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丰富茶叶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农村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 V9 ~" V0 U$ L0 t- s2 C8 E □湄洲日报记者 朱建婷 通讯员 游晓璐 张颖 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