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有个日剧挺火,叫《我,到点下班》,也有人叫她《老娘就是不想加班》。该剧以“加班问题”为切入点,重新审视了黑心企业,婚恋观,工作价值观等社会问题。
, y. b+ d( s! T& W( G
( T' L; b- q( t又恰逢之前国内关于996的讨论,这部剧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少热议。今天,我们从员工角度来看加班问题,推荐你认真思考。
?% |2 J/ ^1 X0 ^; ?/ H# e# H) {3 a6 ]* D2 j0 Z1 U& u
1
/ G2 }. n! D. J) x" j& U$ r3 x- n) M/ O0 u, t5 ?8 J
“几点下班”3 B! Z! c2 f0 I; u d# t
9 Q5 Y" L' q, [$ q
已经变成一种心理状态+ H0 c' X: Y+ \. N' u8 l
2 i' j$ j, h4 L# h- X) K% J; i现代人离开办公室,只能叫物理下班。但你的手机、微信、邮箱并没有停止接受信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该做的沟通一样要做,该回的信息一样要回。) ~! q# D# [/ C$ v
) r. ~ h/ q+ O, e; A# S
像我一个朋友,在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做业务总监。和我约出来吃饭也不忘把电脑摆在桌上,吃两口菜就回一句工作群里的消息。
; F% y% J* P7 p8 k. C
c. e& S7 v$ @ T, h2 k什么项目上线时间紧,KOL 发文不配合,H5又出了Bug,天猫资源没谈拢,明星又要改档期......( Q5 [- V* \" P/ T
6 T+ O; E4 ^. C7 e5 R听他打电话的只言片语,我都能猜出来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 t6 n& J4 @1 `2 W9 z, w
1 E9 a& [5 e& p. k! t' M6 E$ ]4 l
用时间来弥补差距,这是如今普通人能够逆袭的最靠谱的方法。
+ }3 [4 l! |2 N& Q9 {" D
9 I8 v% _& o: X' T. b4 v2 L/ _什么选对行业,跟对老板,抓对机遇,这都是很表面的东西。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积累,想靠撞大运抓住改变人生的机会,近乎天方夜谭。5 ^0 p [1 O# }8 R; p
3 T; {& N- d# q4 Q- b0 T
实际上,那些比你厉害的人,下班时间可能比你还晚。6 u3 G4 F" t% U& k+ ~! D
& w& t9 H# \ W2 G- {/ o
所以我说准时下班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更多靠的是上进心和责任感的驱动,而非时间上的规定。
2 u" J9 o) ]1 Q. a3 ^7 A/ R8 ]) z/ p; O, Z4 a2 h* a
这里的“准时”,不是时间上的准时,而是你对自我成长的肯定和满足。转换了这个思路,决定你该几点下班的就不再是公司的硬性指标,而是你自己的人生指标。) `7 j% `, P9 G5 d2 T, B
, f8 ~/ c1 S0 P T: C! J5 g当把人生指标设定在公司指标之上时,你的目光就不会放在“公司规定我几点下班”上,而是聚焦于“我决定自己应该几点下班”。
- {& H$ r5 L: N9 s8 g5 e/ P: B7 ]4 j( j1 C& Q1 H. O$ u
这有着本质区别。
1 H7 g V0 m, `* C( D8 _* S. q9 b2 h% Z' ]0 @. D/ i
然而,是不是晚下班就一定比早下班的人厉害呢?% r- b; i; R0 w& H6 o
/ g- Q% d1 J! ~0 }1 S9 S
当然不是,这也是今天要重点聊的话题。
: O& n' E) k B6 u% Y
& U! t5 o- A$ T2
% h2 }# j/ X& @/ i8 M% `+ `3 t* |: q9 @# V
想要准时下班
' Z/ C, z) I: n$ d4 x+ y' ], d4 T4 G u, ?$ h/ U' u2 C" C6 W
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
( F. P4 y5 u# r K. w1 O3 T5 ]* R2 [3 ~, j. o+ y
决定一个人能否准时下班,并不是老板的要求或公司的制度,而是你的工作效率。7 s! Q: h- I, y2 M+ d3 _7 K
1 O. N5 \+ K; z- U/ ?2 @工作效率高的人,在下班前完成了今天的工作任务,甚至超额完成,完全有资格跟公司说我要准时下班。
: h- c, K) Q, R1 p4 p' `2 Z5 d- w, s: U+ W0 h: L. ~& B
如果老板还拦着你,你大可搬出充足的理由和他争辩。大多数老板这时是会选择默许的。因为他知道,优秀如你这般的人如今市面上已经很难再找到了。
- p! B5 b! y, N% ]( `( h3 j# K
( e% \2 G4 u$ Q1 {9 Y# y反之工作效率低的人,上班大部分时间都在浑水摸鱼。一会儿刷刷微博,一会儿去茶水间聊天,一会儿再去取个快递。正经放在手头上的工作时间没有多少,就这么拖啊拖的拖到下班时间,然后说今天又要加班了。# B9 L, }9 S1 t" c; d9 A
3 z0 M# m0 U* ~
这就是活该。
& s I" ?0 @' S1 l! \9 W$ M+ b8 _% E) k% M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效率呢?两个维度去实践:
( ?) N- ?- m5 G8 ~
+ g/ ~3 @- j! r, W; r, `3 b1) 构建自己的“Pattern”
! P9 w" G; p9 V1 s2 ]/ B# U+ {2 n2 g' t8 v4 d
“Pattern”在英语中是范例,模板的意思。问你的“Pattern”是什么,就是问你分析问题遵循哪种逻辑,解决问题运用了哪些方法。; {! ~; G4 j# j) O
4 o# X" |1 N# |" g( F" C5 `. q
我们可以把Pattern理解成一份行动提纲。7 ]/ i& H" t3 Y1 |: {# Y
0 s, e* J/ x; |0 T' t+ b9 U. R. }当Pattern出现错误,后面做的全是无用功,自然效率就会下降。反之当Pattern正确时,按照这个模板去进行,大概率不会出错。而且反复使用之后,你的效率会越来越高,因为熟能生巧。# p% W o7 L, S8 G* M1 t2 A' _8 M
1 u. t# g, o- m6 a5 J举个例子。
2 Z4 K2 h, A& E, X) l: O8 b0 e$ k6 { k/ h) [( t
99%的品牌营销方案,都遵循下面这个Pattern:, q4 ^& V8 p7 k/ X& B P& i3 d
! \ ?1 y% T9 B4 c" d( E2 ~
思考问题,搜集资料,总结分析,你至少能做一份80分的营销方案出来。而当你用熟了,哪怕最后写出来的PPT有七八十页,也只会花你两三天的时间。% w2 C' h8 u$ ^ b4 H
, t1 K" B8 e6 @) o. t- K; o如果你经常在公司熬夜加班写方案,就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 h; f+ \1 m4 M2 Q
& z( \( }) k( P- \: J& A那这个Pattern是怎么来的呢?) T7 L9 s) k: e/ y! C' G+ @* K
: n' \' d" a6 j: b. b" E: U
它是我从无数写过的营销方案中提炼出来的。把经验变成共性,把共性变成规律,再通过抽离概念,组建思考架构,最后把它们变成我的Pattern。
/ s5 E; [0 n2 F4 |9 M) n; p! S0 M+ o+ o. q
当你有了这个思维,有意识地从日常工作中复盘总结这些方法时,无形中你也就开始形成自己的Pattern。
$ ?( O$ `$ h# c
2 u: W# W' |1 K9 l& ~- x0 P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工种,掌握了这项核心技术,你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升。0 G6 V) m6 v: @+ y. U; A0 R/ o- v
. w8 R3 V8 U+ `( ]/ d' d2) 学会工作精力管理& V; d4 ]' Y$ f8 x& a( ]3 R
' K% c+ M8 n. D/ ]& k所谓工作精力管理,就是合理分配精力,从而达到价值产出的最大化。
8 a* h, v7 x* D( I# Q( s7 k! h# p/ P' }" ?* w4 x
它首先来自对自我的深刻认知。
; m5 M( \3 k3 l" e
1 u- ]" n! f- z4 X7 E, k* g8 K" {每个人一天之中的精力峰值阶段都是不一样。有的人早上精神最旺盛,有的人非得到晚上才会有灵感,这都是因人而异。了解自己精力的最佳状态,有助于我们去对应不同的工作来分配最佳的精力时间。% k1 c$ @5 H! w h
" K; D: L, H% W2 p s3 v
把精力用在正确的事情上,无形之中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 @/ U3 V/ L# H
* H8 }4 M$ N& X& y8 _' [! q2 n1 m
37 K- T! f3 d1 }: X
5 E$ z# ? Z( @- a* G' C% G( T你想得到常人所不能得. z/ Q k& ?. F X6 x8 }, d2 Q# T4 O
7 @5 w. @# \( ?, R就必须承受相应的代价- u; u* q% I9 ]4 I% f
; a3 l) F+ g1 t: q: v" d! s讲完了观点和方法,最后再聊几句题外话。
1 y* q5 N* Y6 k0 w" `7 d7 U
; t0 V* [, C+ N+ {7 [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
% O+ q$ P/ h" r% S# S5 s
0 q" }7 W- f) C4 _1 u3 j, b为什么我还没有找到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g; Q, X n3 A0 [
. ?0 N; d# P+ o7 y* v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8 ?/ x7 u/ j" P+ n
2 T$ J" K- E8 Q- u; ]0 A: L4 ?7 B如果不能从工作中找到自我成就感,这就只是一份每个月拿固定薪水的活儿。无法热爱,自然就不会主动付出,当然就不会获得超常的回报。- F) i J* b+ Q( B$ b1 f/ E
' C$ g$ s% }* F
像我身边不少创业成功的朋友,他们已经当了老板,可拼起来比自己员工还狠。996,997甚至有时候007都是家常便饭。3 D8 P, M1 w7 Q+ j; M% j
" L* |9 @+ G5 @, [3 G8 V! s问他们为什么想不开给自己找虐,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是说“我想赚更多钱”。
6 ?! }4 E9 |! t2 z
$ n6 _5 r1 K1 {/ e反而更多的是说:“我想把这事儿做成”。7 n7 e- K8 m# p( f( ^9 Y' q* f
5 P5 [1 `5 S, Y% r早点明白这一点,会活得更清白一点,也更坚定一些。
3 W. V1 T( `1 S: t: p4 k8 g+ x0 M& j' l& u+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