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6022|回复: 0

[网友爆料] 莆田最有名的十大科学家,你知道几个?鱼鱼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3 23: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田人才可谓出众,从近代开始莆田人在各个领域都有所突破,在中国莆田最出各的十大科学家为中国进步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努力。以下是莆田最有名的十大科学家
  (1)黄维垣 化学家。福建莆田人。 1943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岭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早年从事甾体化学合成和中草药成份分离鉴定。60年代以后,从事硼氢高能燃料研究,创建有机氟化学实验室。研制了含氟润滑油脂、含氟聚合物等材料,为中国核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研制新型的抑制铬雾剂, 为中国电镀行业提供了防止铬害的途径。研制的全氟碳代血液经数百例临床应用,居国际先进行列。发现氟化学中的亚磺化脱卤反应为适用性广泛的新反应。1986年以世界上公认的优秀氟化学家在法国巴黎获莫伊桑奖章。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林华宝 林华宝研究员。1931年5月出生,福建秀屿区人。1956年7月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毕业后分配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58年11月在上海机电设计院任研究室副主任。1983年6月后任五院508所副所长、五院科技委常委、摄影定位卫星和新型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现任国际宇航学院通讯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所返回式卫星系列首席专家。早期从事探空火箭结构研制。1970年起从事返回式卫星回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8年后主持新型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第六完成人。返回式摄影定位卫星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第一完成人。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杨锦宗 杨锦宗精细化工专家。1932年8月出生,福建城厢区。1959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获四年制副博士学位。1983——1984年在瑞士联邦高等理工学院ETH Zurich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50年代末成套剖析合成世界上刚出现的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推动我国染料工业高起点快速发展;此后开展创新染料研究,对“染料—纤维—助剂”相关性进行系统理论和实验研究,在活性染料固色率与反应性及亲和力关系研究中首先提出后两者同等重要理论,为提高固色率及降低污染开辟了一条新路;在世界上率先研究可反应性高分子染料,首次把染料在纤维上的固色率提高到99%以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德国发明专利,公开和申请了美国发明专利。在国内外首先发现分散剂分子量分布对分散染料分散性和热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在国内首先开展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研究和生产。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林兰英 半导体材料科学家。女。福建莆田人。 1940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1955年获美国宾州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一直从事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工作,是我国半导体科学事业开拓者之一。先后负责研制成我国第一根硅、锑化铟、砷化镓、磷化镓等单晶,为我国微电子和光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负责研制的高纯度汽相和液相外延材料达到国际先水平。近年来,又开创了我国微重力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新领域,并在砷化镓晶体太空生长和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003年3月4日逝世
  (5)俞永新 病毒学、生物制品学专家。1929年3月出生,福建仙游县人。1953年毕业于福州大学生物系。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 病毒性疫苗研究开发和疫苗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工作。对我国生物制品的发展和免疫预防,疾病控制等医药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由他主持牵头的科研和国家攻关课题中,在国内外首次研制成功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流行性出血热细胞灭活疫苗,分别在1989年、1995年获新药证书并投产,为国际首创。已在全国大规模应用于这二种疾病的预防,取得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外同行高度重视,WHO已参照我国的乙脑生产规程和生产用毒种制订WHO的乙脑减毒活疫苗生产和质量控制指南。以上二种疫苗新制品分别获1989年和  1996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关杰 关杰连铸行业知名的科技专家。原籍福建涵江区,1939年11月生于印度尼西亚。1963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副总工程师。1963年9月至今在原机械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主要从事连续铸钢设备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过三十余项不同单机、不同机型的各类连铸设备或成套设备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六项,国家专利二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机械部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一项。先后撰写发表卓有见解科技论文10篇。
  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林秉南 水利学与河流动力学家。原籍福建莆田 ,生于马来西亚。194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 1947年和1951年分别获美国依阿华大学水利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名誉院长。在国外最早提出两种指定时段构造特征线网法,并提出当时属于先进的明渠不恒定流计算法。同时还展开浓度对泥沙沉速影响和水槽输沙试验研究,成果曾为各方引用。1956年以后,集体发展了宽尾墩等收缩式新型消能工,为高坝泄洪提供了大幅度减少下游河床冲刷深度的方法,已在多初工程应用。1985年至今担任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组长。1997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利工程奖,同年当选为国际水利工程研究协会(IAHR)荣誉会员。
  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8)闵桂荣 闵桂荣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1933年出生,福建荔城区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副博士学位。现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从1960年代起,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开创了空间热物理分支学科,解决了中国各类人造卫星的热控制等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各次飞行任务。1980年代,领导和主持了中国摄影定位卫星总体的研究和发展工作,以及返回式卫星微重力搭载试验的总体工作,完成空间飞行任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90年代,主持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工作,完成了大量创新科研成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刘思职 生物化学家。福建仙游人。1926年毕业于美国西南大学,192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医学院教授。30年代,主要研究免疫化学及蛋白质变性,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解离及提纯等。大部分研究工作均与吴宪合作。创造性地用化学定量方法研究抗原抗体的沉淀反应,并定量回收抗体。证明用不同抗原同时注射时,产生的抗体各为独立而不相混淆的物质。以甲醇低温处理免疫血清获得一种碱性球蛋白,并证明其为抗体蛋白。50年代以后,从事低级抗体,激素对抗体生成的影响,抗体生成机制以及氨代谢的研究。50年代初主持首次制定的《生物化学名词草案》,统一了全国的生物化学名词。1954年主编的《生物化学大纲》是我国第一部自编的中文生物化学教科书。
  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3年11月逝世
  (10)洪茂椿 无机化学家。1953年生于福建莆田。197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用化学自组装法设计合成金属-有机纳米笼、管及线;宏量制备了多种新型原子团簇;系统地合成了金属石墨状聚合物、具有纳米孔洞的金属-有机聚合物和新型稀土与过渡金属混合聚合物,并研究它们的结构与其性能关系。在“纳米功能分子”和“新型无机-有机聚合物”的无机前沿领域做出贡献。他在新型无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规律与性能研究方面的工作曾获多项奖励。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