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1|回复: 0

[家庭理财] 济南景云金融:个人理财的五个小定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8 15: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人理财五个小定律
个人如何理财规划?看过那么多个人理财规划案例,自己却还是不会做理财规划。这是为什么?据小编得知,想要如何做好个人理财规划,必须要记得这5个小定律。那么,都是哪5个小定律呢?下面就由景云小编来给大家一一介绍分别是哪五个小定律。
4 ]4 \" X. M; F8 p, I2 Y  一、4份定律' h! l. c( y9 j; S0 l2 p
  这个定律并非是绝对的,但是这个定律,可以帮助刚开始理财的小白,有给自己定下资金分配的基础。里面详细说的就是40%用于房产及投资醒目,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10%用于保险,这种基本的分配模式,有利于管理自己的风险,设置理财目标,当然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实际触发,在4321定律的基础上按需调整。
, q7 D- y5 u2 w0 v  二、墨菲定律
( Q4 |( M3 C( z7 k/ N  墨菲定律是我觉得在理财路上最不可缺少的定律,虽然并非传统的金融学定律,但是小编觉得在进行理财的时候,就要认清,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样子的这句话,这一定律可以帮助你在未来的投资之路上做好心理准备。& F: w& S6 x! `( w2 j8 p. t
  三、80定律/ B9 B' {; K6 I4 h* c7 |3 Z9 S
  此定律用于计算在不同的年龄中,投资在股票等高风险理财产品的财产配置比例,具体公式为(80-你的年龄)*100%。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抗风险能力会降低,80定律便能给你一个大致的经验比例,也就是年龄越大,在类似股票等高风险产品中的投资份额比例应越低。
6 U* P* H7 D+ A, M# I4 Q* o  四、31定律, j6 j, e/ V' F! l* g
  又是一个数字定律,这个定律是用来计算还房贷的份儿,最好来说,每个月要还的房贷不要超过家庭收入总和的1/3,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可能会影响到家庭面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按照31定律去设置承受范围内的还贷份额将有助于保持稳定而健康的家庭财产状况。
) Q" z% {8 M8 i& K  五、72定律9 e2 ]( j% E* y( a
  这个指的是理财中关于复利的计算法则,就是不拿回利息,让利息计入本金中利滚利的产生更多的利益,在计算资产翻倍时间就可以通过这个定律进行计算,也就是本金增长一倍的时间(年)=72/回报率(%) 举个例子,如果银行产品的年利率为5%,投资50万元,那么翻倍的时间需要72/5,=14.4年才可以变成100万。
# s6 q: x, Q( D  这个定律有助于快速计算财富积累的时间和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便于在不同的时期帮助自己选择更适合的理财产品。为了缩短财富的增长周期,也可以利用这一定律进行投资组合的挑选,使其收益率达到最大。
+ G( j6 _+ T- R+ O& @$ @; J9 Q  以上就是有关如何做好个人理财规划的相关知识,你学到了吗?希望能够对准备进行理财规划的你有所帮助。另外,怎么写个人理财规划,大家也可以到网上或者其他渠道去查阅一些个人理财规划书,这多多少少是对我们有帮助的。
---------------------------分割线
    景云金融是一家集信息咨询、投资咨询和贷款咨询服务于一体的P2P网络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经营产品为车贷房贷,起投金额100元不收任何手续费,标的期限为1至12个月100%的实物抵押标,严格的风控是我们立足于P2P行业的根本所在,每月的15日更是我们的债权开放日,投资者可以来公司实地考察,安全、透明更会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风里雨里我们在这等你,让我们携手景云金融共创美好未来。景云金融,您的理财好帮手。www.jingyunbank.com

0 _' S. {: _2 f4 O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5-2 20:38, Processed in 0.058649 second(s), 20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