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回复: 0

[职场杂谈] 迈瑞医疗发展至今同样进行过多次重要的并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4 17: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医疗设备及器械行业的阵营,以强生、飞利浦为代表的“洋品牌”与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海归派”,和以鱼跃医疗、乐普医疗为代表的“本土派”对比起来,明显是两极分化。1 X6 I" r3 \, ~4 t

2 j3 x% b* ~* u! ^
/ m, z3 S; p. n' A+ x* B; E
李西廷用“航空母舰”和“小渔船”来打比方。他认为,迈瑞是中国医疗企业行业的“航空母舰”,“说我们是龙头是当之无愧的”,但与强生、飞利浦为代表的“洋品牌”,迈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美国,虽然也有好多医院用我们的产品,但在美国市场,我们还是一直处于学习、追赶巨头的阶段。但在西欧、东南亚、拉美等国家,迈瑞的优势很明显。”4 T% X2 U- V/ v" Q3 P/ d9 \: ?7 T! R
0 C- T1 v( I# w! N% g

% ?0 I. O' H4 Q2 @% D% P/ |2 u$ l/ _
想要快速扩张从“小渔船”到“航空母舰”,并购无疑是最快的办法。医疗设备/器械各个细分领域壁垒高,需要长时间研发积累才能出现成熟的产品,通过并购优秀的企业,可以实现新产品的快速布局。A股公司更容易在估值红利的推动下,通过外延式并购加速公司步伐。例如,鱼跃医疗在过去几年相继并购了华润万东、上械集团等多家企业,拥有可与巨头较量的实力。
6 a1 F9 c2 m- X
+ S; }2 ~3 B; g$ X( q8 z

* Q2 s  t. v  c# q  U( h
迈瑞医疗发展至今,同样进行过多次重要的并购。资料显示,2008至2014年,迈瑞医疗先后并购12家公司。其中11家为核心技术领先的研发型公司,如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并购Datascope监护业务、深科医疗;检验领域并购凝血业务的普利声和长岛;体外诊断领域收购苏州惠生、长沙天地人;医学影像领域收购ZONARE。其中,公司于2013年以1.05亿美元全资收购的ZONARE,属于高端放射领域致力于超声技术开发的领军企业,通过此次收购,公司进一步拓展美国市场,并向全球高品质影像产品领导者的目标迈进。
% ^7 S- S! E6 _, _2 j

, L. }: A7 n9 ?( s' m- ?/ Z3 E* y* ~
  Q2 Q: e& C" A" ~

8 \. Q8 d+ h7 f* m" K) t  W2 r! z( E* z/ U' q) s
如今回A后,迈瑞在外延扩张上怎么走?李西廷称,过去迈瑞比较倾向于并购国际上规模较大的企业,国内企业在并购之后,总会由于规范经营等问题而带来一些后续的麻烦。但是,今年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迈瑞再想在美国找好的标的并购恐怕也不容易,因此在3至5年内,迈瑞医疗将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增强技术、资源整合实力,以自身发展为主。7 Z; J4 Y) [* n0 y: d( ?
$ n5 h  m8 l% m; ~0 e
9 a% i! a/ ~! D9 \- _& v
% L' Q$ y9 W) O9 E
/ Q8 L. P% l1 h  _
李西廷认为,中国鼓励个人创新,也应该鼓励个人创新项目被并购,实现创新项目与大公司的平台相结合,优势互补。从美国的医疗器械市场来看,已经呈现出行业集中度增加、资源向头部企业集聚的现象,中国的医疗企业行业目前资源比较分散,企业数量多,未来行业要做大做强,中国同样需要能与“GPS”(指通用电气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等巨头比肩抗衡的伟大企业,迈瑞医疗将以此为目标前进。
8 e1 u# j' H# d  A- j

3 @+ p$ V. U/ `5 t0 z, [  `

$ w/ R0 ^& z3 i- h/ U& D& a) d0 t# x# q' p

9 @. Z. @- M2 A! Q  h/ a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7-8 03:19, Processed in 0.065786 second(s), 20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