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回复: 0

[职场杂谈] 教育孩子需要“因地制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4 19: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孩子需要“因地制宜”6 L& Y" [. }; E0 U" t
& j! n; |; A# Q& b4 D) f$ H. J
  
1 N* V$ n. X+ L5 U7 k  先读懂孩子的生存环境9 C- a  v( b# U& B; Z

  D& U0 O  r  X6 e  有调查表明,中国目前有10%左右的少儿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其高峰期为7-10周岁。而厌学、害羞、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等诸多问题,并非进入小学才突然出现,而是在0-6岁被“培养”出来的。
, P- Y0 {3 t1 z/ \1 `& s( Y2 T; z* M% J% k) O
  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健康。因为家庭气氛、家长的思想行为和心理是孩子成长的心理环境。幼儿启蒙早教如果家长一味关注智力发展、看重考试成绩、拔苗助长,这种单一维度培养的做法,偏离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其结果不但培养不出聪明的孩子,还会因为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影响学业的进步。
7 {% m% I: X; C1 A& O9 g: m
6 D  N- ?) J3 s7 ?2 [# S- l. @) r  作为家长首先要加强自己的修养,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气氛,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走入孩子心灵的深处。只有读懂孩子的生存环境,读懂孩子,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早期教育。4 r, @; S# [+ D" \+ |: N- c

  [7 @3 Z5 L! l4 u8 P& a1 E) o( _  成长早期的孩子,如一片肥沃的地。精心的种植者,把它打扮得葱葱郁郁,而粗鲁者只会让它越来越贫瘠。
7 ]* W0 |% a& O3 B" V父母需反躬自省
* G# J' s+ g2 _: {9 M, s7 C$ u. K' P& J- |7 u& ^
  当红电视剧《北京青年》中有这么一句有意思的台词,相信广大中国父母都很熟悉:“我都是为你好!”这是典型的中式教养。养孩子的大忌,就是不过问孩子的想法,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去设计孩子的发展模式。: A* w8 E0 G9 n
& {/ R( Q' P0 \" y& w. ^, W
  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气质类型,或者活泼,或者安静,或者敏感等等。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它们还随时受到生存的环境、文化、人际关系等影响,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气质与人格本身无优劣之分,关键看我们如何去教养。父母的第一要务,即摸清孩子的气质类型,协调抚育技巧。
- h. n: A. H0 G( Z. \2 R% r
! f% c7 w3 U# h* z/ f3 J7 X  粗放的教育,通常是“一锅煮”,生搬硬套地用一种模式教育所有孩子。精致的教育,会根据孩子的不同心理需求和气质类型,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成长。因此,让早教逐步精细化,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作为家长,有责任去反省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修养、自己的胸怀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成长条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7-8 03:33, Processed in 0.060698 second(s), 20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