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孩子需要“因地制宜”
. A% T6 }# t5 v! G$ _/ D" l& Q
7 n8 A7 f; h1 L. V$ R0 | ; z1 j c- ?3 c) A; J
先读懂孩子的生存环境" @9 L0 _3 m9 Q" M9 F4 u% g' Z
( L+ p* T, ~5 F& ]3 \
有调查表明,中国目前有10%左右的少儿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其高峰期为7-10周岁。而厌学、害羞、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等诸多问题,并非进入小学才突然出现,而是在0-6岁被“培养”出来的。
l# m. m$ w' t
3 }$ w- Q0 K. S7 j 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健康。因为家庭气氛、家长的思想行为和心理是孩子成长的心理环境。幼儿启蒙早教如果家长一味关注智力发展、看重考试成绩、拔苗助长,这种单一维度培养的做法,偏离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其结果不但培养不出聪明的孩子,还会因为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影响学业的进步。
+ B" }+ J m8 n% L. Z& E$ p+ {" ^& l9 y4 e! g, X
作为家长首先要加强自己的修养,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气氛,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走入孩子心灵的深处。只有读懂孩子的生存环境,读懂孩子,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早期教育。
5 D5 D; g. j/ ^- R5 g2 n, b5 B- V5 I2 I0 b1 F
成长早期的孩子,如一片肥沃的地。精心的种植者,把它打扮得葱葱郁郁,而粗鲁者只会让它越来越贫瘠。* V4 w2 R [3 S% k/ R, s
父母需反躬自省/ c3 F; d# D; }# T0 X
3 R- G0 ^+ V) ?8 @
当红电视剧《北京青年》中有这么一句有意思的台词,相信广大中国父母都很熟悉:“我都是为你好!”这是典型的中式教养。养孩子的大忌,就是不过问孩子的想法,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去设计孩子的发展模式。
: N! Y9 P6 N- y3 B1 q* L2 U- C8 g) b$ F; b( _9 M
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气质类型,或者活泼,或者安静,或者敏感等等。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它们还随时受到生存的环境、文化、人际关系等影响,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气质与人格本身无优劣之分,关键看我们如何去教养。父母的第一要务,即摸清孩子的气质类型,协调抚育技巧。- ~) A! e3 s% l
$ L; L* k \2 |! V
粗放的教育,通常是“一锅煮”,生搬硬套地用一种模式教育所有孩子。精致的教育,会根据孩子的不同心理需求和气质类型,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成长。因此,让早教逐步精细化,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作为家长,有责任去反省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修养、自己的胸怀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成长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