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0|回复: 0

[职场杂谈] 人人汇:美联储主动卖出表内资产的损失较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6 14: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月初,10年期美债收益率骤然跃升,继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普遍震荡,形成了重要的趋势节点。全球金融市场遭遇新一轮大动荡,多类资产价格深度调整,引发投资者对“风险回潮”的深切忧虑。作为本轮动荡的起源与核心,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演变,不仅将主导当前至明年末的全球金融市场走向,亦会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广泛影响。紧扣这一核心,我们对美债收益率曲线的未来形变作了沙盘推演。着眼当前,本次美债收益率跳升的主因在于103日的鲍威尔鹰派讲话,而非通胀预期改变。由于这一主因不可持续,美债长端收益率在短期内再度跳升的可能性较小。更多资讯参考外汇平台
9 s' V, i. Q+ X8 I) ^
5 p5 B$ ^7 }) R; g0 K7 Y
  基于我们构建的数量化“三因子模型”分析,预期通胀率的上行对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本次跳升的贡献占比22%,居于次要地位。短端实际利率的上行贡献45%,实际期限利差上行贡献33%,居于主要地位。鲍威尔提出当前政策利率远离中性水平,一方面修正了市场对加息路径的预期,撬升短端实际利率,另一方面则展示了美联储对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导致实际期限利差抬升。两者叠加共振,最终造成了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短期跃升。沿着上述主因,可推演出本次节点引致的预期修正是一次性的。去年以来美国长期中性利率虽有上升,但远未能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因此加息路径的超预期上调空间有限,明年加息节奏将大概率放缓。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的预测,明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显著滑落,实际期限利差的上升空间亦将收窄。由此可推测,本次节点的冲击将渐次消退。" p$ L8 |/ J( M2 I7 n

/ \0 w8 i- u) H9 J# _
  短期冲击消退后,预期通胀率将成为影响美债收益率曲线的新主角。该主角登场的时机,大概率是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预期通胀率发挥的具体作用,亦将随选举结果而分化,进而形成潜在的美债长端收益率上行风险。
5 z2 V- D6 }( ~3 @* I7 A  @# W, P* M/ h

( ?( o; C* T. \/ D5 F
  美联储“快加息+慢缩表”的政策搭配,是去年末至上月美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的根本原因,而在明年年中,这一政策搭配有望转为“慢加息+快缩表”,进而形成美债收益率走向的第三个关键节点。具体而言,这又将分为两大情景。; E6 W4 H' ^7 ^- W

6 P, R4 v, I; d3 H. B8 \
  第一种情景,由于贸易摩擦威胁舒缓,在明年年中,美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压力降低,且收益率曲线保持平坦,美联储主动卖出表内资产的损失较小。为此,美联储或将大概率选择缩表提速。届时,美联储不仅通过减少表内证券资产滚动续作的份额,加快证券资产被动到期,亦有望启动Smart Sell”,即选择性地主动卖出表内证券资产,以精准修复收益率曲线的形状。这将推动收益率曲线较快陡峭化,对金融市场产生较高的紧缩压力。如缩表保持慢速,则收益率曲线将延续平坦化,金融市场将保持长期流动性充裕。' w  @9 y$ O! L0 M7 E

' T: ]4 p) ?' l! [
  第二种情景,贸易摩擦的巨大成本不仅将造成严重输入性通胀,也将削弱美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能。并且,由于美债长端收益率升至较高水平,美联储主动卖出表内证券资产的行为将导致较大损失。受此影响,美联储将以较高概率延缓缩表提速,收益率曲线陡峭化速度恐将超过市场可承受的范围,并引致新一轮金融市场风险。
( b- ?; ?# s& q, O0 n

& v# \% s  O) e0 t% F& u6 W5 c
  放眼长远,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2019年年中的美联储缩表变速,将是决定美债收益率曲线形状演变的后续两大关键节点。在特定情境下,贸易摩擦升级和“慢加息+快缩表”转型,可能催生美债长端收益率的上行风险,并对金融市场产生冲击。有鉴于此,理顺风险演变逻辑,紧盯关键节点和验证信号,将是从不确定性中趋利避害、捕捉机遇的合理方式。$ {* r5 E! n4 F$ I
& P2 s+ a1 W2 ?3 _2 [; T7 x
: t: V4 m1 t8 a3 q

! ?2 t$ c$ |# r, j! K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7-9 07:16, Processed in 0.059203 second(s), 21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