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9|回复: 0

[职场杂谈] 挖掘机10大高难度技术(3)——水塘烂泥作业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5-16 12:25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8-10-31 23: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正值南方的雨季,挖掘机室外作业陷车的危险性也比平时高了很多。小型挖掘机价格表对于那些挖掘鱼塘蟹池的机手来说,看似坚实的土地都有可能是“温柔”的陷阱,稍有不慎就会中招陷车。那么应该怎样判断会不会陷车,陷车后应该怎样自救呢?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3 O7 ?& r' {4 M- d2 }5 z
      如何判断是否会陷车?' s. w& J! E( \; R
      容易发生陷车的地面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对于有经验的机手来说,很多的陷车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施工的地面是刚刚下过大雨,或着明显有很深的泥水,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让水陆两栖挖掘机来做好了。如果工期不是特别急,可以等积水排干、淤泥晒得坚硬以后再进行作业。: n! X% J' @; o; u5 V! p& w
      对于一眼难以判断深浅的工况,开工之前可以用竹竿或者铲斗插一下地面,如果轻松插进一半的铲斗深度,这个工况就比较危险了,如果轻松淹没整个铲斗,那么陷车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最好不要接这种活。还有一些池塘表面上已经干了,但几十公分之下就是沙子或者稀泥,这种情况下也非常可能陷车。$ h1 |6 G5 c; Y) Z4 Y
      怎么提前预防陷车?
    * @" P4 l7 K& J$ L! `  如果已经知道所做的活是有陷车危险的,那么出车时一定要带好钢丝绳、钢板或者圆木,以防发生意外陷车时用来自救。+ ~( Y+ h, F) ^
      在易陷车地点施工采用正确的姿势,也可大幅降低陷车的可能性。下面是老司机们在几十年的经历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技巧,可以给新手们参考一下:2 @' Q$ F- {( \# a! N2 i9 W
      在挖鱼塘时,挖掘机最好90度下坡,不要斜着下坡。下淤泥时驱动轮在前面,导向轮在后,保证撤退时有更大的驱动力。在下淤泥的时候要一边走一边往前面垫干土,把烂泥挤到旁边减少陷车的危险。小挖下烂泥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推土铲放在前面,因为陷车后推土铲会变成一个累赘,会严重拖累挖掘机的自救。  _7 A2 y6 t% y3 Z. `4 Q$ V) q  _
      在淤泥中作业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挖掘机剧烈晃动;在淤泥中尽量直线行驶,两边链轮行走速度不一样时更容易陷车。 行走时可以用小臂将车稍稍撑起来一点点,然后边一收小臂一边前行。
    ; O# b+ u3 N8 a0 R& x3 L" M$ c   当发现链轮有下陷的迹象时就要及时退出,这时候已经是陷车的临界点了,多待一刻危险会增加一分。撤退时不要用力拉小臂,可以将小臂伸远,用铲斗拉动车身;这个过程中不要讲铲斗整个伸到泥潭中,特别是粘性很大的泥潭,否则就很难再提出来。* R4 W0 _; F+ d, h
      陷车后如何自救?
    2 _8 Q! r6 [4 y; U  如果不行真的陷车了,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乱动,否则不但救不出挖掘机,还有可能让挖掘机越陷越深。
    ! `) B1 M, g, Q1 ^. h   如果挖掘机离岸边非常近,可以让挖掘机将大臂小臂伸直,用铲斗勾出岸边坚硬的土地,用铲斗一点点来拉动挖掘机。# _; c( u  {$ K0 t% c
      如果挖掘机离坚硬地面比较远,可以在附近找到钢板、木板、圆木等物品垫在挖掘机的链带下面,让挖掘机可以借力驶出。; F* x: S5 W1 z7 N: c4 v4 w) w! C
    # M' Z3 L% }- ~& e$ R/ n* @( |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9-14 22:04, Processed in 0.099039 second(s), 23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