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B% n8 A, x0 I6 Z
& s4 u" ]0 z4 ^如厕和学会走路一样,既需要训练,也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一定记得最重要的是,先培养意识,把自主权放在孩子手里。
& p, W) X& J) V' t如厕训练并不只是为了告别尿布
3 T+ V+ v3 C' {9 w2 r0 P7 F9 R# R在传统观念里,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告别尿布而已,但事实上更关键的意义在于这是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行为的。
9 s; Y( _: r Q; {% s# l& s" c妈妈们都知道宝宝有“口欲期”,但可能不知道宝宝还有“肛欲期”。精神动力学鼻祖佛洛伊德认为,孩子在2岁到4岁的时候会经历一个“以体验和满足排泄感受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需要“恰到好处”地被允许自由体验和学习排泄的感觉,也就是肛欲期。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合理引导建立起自己的如厕习惯。+ ]7 `- w5 P- w0 s3 |$ p5 Q/ `& O6 F
而对于孩子而言,在“肛欲期”前半段需要体验可以按照自己意志自由排泄的快感,而在“肛欲期”后半段则需要体验到可以憋住排泄物并在合适的时候释放的成就感。
8 x- J1 h( r: z2 f9 Y3 }$ N( C宝宝到底多大可以开始如厕训练
1 ^- y' r: }; l2 e. `& T2 h开始如厕训练可不像开始添加辅食,一到六个月说开始就可以开始了。如厕训练没有确定的时间点,你要问问过来人,什么时间的都有。
# _5 t7 y" S6 P2 _/ n2 ^% F$ s很多老人会说,孩子会憋尿了就可以训练自主大小便了。老人所谓的会憋尿通常是以把尿为基础,没把尿时没有、一把就有,这个就是他们所谓的宝宝学会憋尿了。但事实上对于一直穿着尿不湿的娃儿,在还没有开始训练时根本是没有憋尿意识的,所以不要指望娃有一天会憋尿了再开始如厕训练。如果一直穿着尿不湿,很可能到了3、4岁你仍然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憋尿。其实练习如厕就是一个锻炼宝宝的憋尿意识的过程。5 S$ V. O) i+ g# t: P
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点,但可以遵循一些宝宝的行为信号。在尊重宝宝自主意识的基础上,咱们可以根据下面这些行为点来判断宝宝是否进入了如厕训练开始的窗口期了:% S' c2 _" E4 n
1. 对走路和用脚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兴奋
) T& O4 m; |7 Z( K% y3 F) l Q. @) F如厕训练需要孩子有耐心在原地静坐一会儿,这对用双脚丈量世界充满着巨大热情的学步儿来说尚有难度。3 b9 ?: z' p) I3 q( ]3 W
2. 可以听懂指令4 G& \- a0 {: C; u9 q9 p
基本一岁半以后的宝宝可以通过大人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明白意思,如果要量化的话,至少是三条指令以上,例如:“去房间,找到你的娃娃,把它拿过来”。5 r0 s; i. ?" m. ?$ D$ w9 m) ]7 z+ Z
3. 能够说“不”, j9 M' }; C1 t! p6 X+ }2 y
尊重孩子对如厕训练的自主权,孩子需要有能力对如厕训练说“不”,并且适时行使那样的权利。
3 P( }2 ?% @0 {0 f* {) e. ^3 }4. 开始有归位的习惯; x# u) { A. D8 n- @
例如,洗完澡他可以在你的指令下把洗澡玩具放回到原处。归位习惯会让宝宝自发意识到,排泄物是属于马桶的。
% q% \# O( e% H" x5 J# u# ]0 l: H5. 模仿大人的行为
7 J1 e/ T& j% Y; G" ]3 Y% |“像大人一样上厕所”是让孩子脱掉尿布的重要内在动力。
* I o, R7 }' ~! v- ^0 F( c6. 有规律的大小便时间: a& i) u! B1 h* ~% f' A' d- K* Y
爸妈通过观察可以摸索出宝宝的规律,例如一般会在什么时候排便,大量喝水后多久会有小便。如果大量喝水后尿布开始湿的时间相当固定,就可以说是有一定规律。
, _' g' A" \2 B7. 对自己的身体有所意识
2 Y0 z4 T, n' j. H0 w/ B3 K例如能在肚子痛时够告诉你肚肚痛。当宝宝具备这种感观意识时,经过你不断提醒“要便便了就告诉妈妈哦~”下,宝宝就可以做到想要排便时来告诉你。# }9 _ }; Z1 ~
多数宝宝至少要到2岁左右才会同时满足上述7个基本条件,所以何时可以如厕训练,决定的人是宝宝而不是爸妈。
' ]- p3 O- p: _* W( c与可以开始的行为点对应的,也有一些行为点标志着宝宝还不具备如厕训练的准备,如果有以下情况,爸妈一定不要着急着开始。
" t# C( p) q, Z) T1 B1 d+ V7 j K这些情况说明孩子没做好如厕准备# W1 J# v$ r7 |+ U# \4 j- v
在任何情况下抗拒使用马桶或厕所; P C$ j" F1 @; t. P8 t
一点都不想脱掉尿布,强行更换尿布时会喊叫和反抗;; Q5 Y5 h3 u5 p
大便时会躲去角落或柜子里发出用力的声音;9 }- p# E, O2 f+ y1 H a
把尿布脱掉后依旧把大便排泄在地上;: I; c+ K# i6 g# L( `
在尿布里排泄大便后仍然到处走,也会无所谓坐在满是大便的尿布里;
' n8 b0 [ K5 Z' q7 c8 ?% n在大人询问是否需要大便时接连说“没有”、“不要”。
, {( }* f% _9 q8 `6 j如厕训练要怎么进行
1 Q2 s- p$ g5 b+ z3 X如果确认了宝宝已经具备如厕训练的基础条件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入门和练习的问题了。
/ v5 L ]7 g; O2 w% i3 ^要明确的是,如厕训练是一个过程,需要有意识地督促,也需要给出等待,有些娃可能半个月-1个月就习惯了,而有些娃儿可能要3个月甚至更久。
; ?" ?; O0 L2 ^6 a- r4 J1. 在开始练习之前,先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宝宝专用小马桶。
8 }; v9 ]+ r! T4 k4 a3 l可能的话带着宝宝去实体店让他自己挑选,并且告诉他这是专属他的东西,从此可以和爸妈一样坐在便盆上便便了。
- a+ ^ g& p2 Z! g如厕训练初期推荐可以自由移动的小马桶(宝宝坐便器),不推荐让孩子双脚腾空坐在马桶上,即使有宝宝专用马桶圈。因为孩子刚刚度过学步期,因此他们依旧需要“脚踏实地”的感觉。此外,用小马桶还可以让宝宝清楚看到自己的排泄物。
- R- e! V2 h( P如果是男宝宝,建议一开始坐着小便,等养成规律如厕习惯之后顺其自然过渡到站立式小便。9 J' J8 h0 b" t2 n+ D" q
Tips: 小马桶挑选的两个要点:) J. r7 c/ [2 O4 w# i4 Z; C# E
1. 有靠背,会舒适很多;
" G% p3 K9 O( o" G5 A2. 尽量高些,不能太矮,特别冬天厚厚的棉裤缠着膝部,蹲坐在很矮的小马桶里就非常不舒服。(我知道好多妈妈会问我什么品牌的马桶,我自觉答上,OK用的是babybjorn的,就是靠背很舒服,另外okbaby和利其尔的也都OK。哪个我都不团不团哦~~)! s, a* L& W9 p' E6 h% D" n
H8 t! `4 K9 F7 Y: }1 R
2. 尝试脱去尿布让宝宝光屁屁,把小马桶放在显眼地方
* U a! O" ^" p9 g! H, _7 Q! C3 M3 @( B4 ^% H3 u3 H8 g
请记住, 脱去尿布必须是孩子“自己的”决定,如果他拒绝,那么就再等等。之所以要让宝宝光屁屁,并不是老人说的“多尿几次裤子他知道不舒服就会憋尿了”。而是刚开始练习如厕的宝宝憋尿时间短,经常会玩忘了到很急的时候才要尿,有些稍微多费些时间就尿出来了。如果因为半天没扯下裤子而尿湿了自己,那种感觉多挫败呀!
4 X2 k/ h7 w7 J0 m所以,我们家的小马桶就放在客厅爬行毯边上,在他最经常活动的区域旁,醒目地搁着,这样即便他已经很着急了,也能有可能赶上。(一开始来不及是超级正常的,妈妈们别焦虑!)+ e, }3 A: m! b
3. 做一些以体验为主的活动
7 U6 P2 W- S3 r) {+ U- R& s任何尝试都需要有一个愉悦的开始,在训练初期不要一定要求宝宝每次都拉在小马桶里。我在给OK的训练初期,他经常会在告诉我他要便便的同时表达他要拉在尿裤上,即使我迅速冲到他身边告诉他,我会帮他脱去外裤,尿在小马桶里会很舒服,他也会拒绝。我想也许他还没完全接受便在外面的方式,于是我并没有勉强,慢慢都会好的。
/ K# W" K6 _! U6 T' g# @2 m平时我会让OK多多体验坐在小马桶上的感觉,有时我自己佯装便便,把小马桶搬到旁边,邀请他坐在他自己的小马桶上和我一起坐坐,尽管有点那个啥,但是儿子很快就接受了。
) v9 I; k- b, d7 o6 \- X( q5 @- R4. 宝宝观察自己的排泌物正常也必要
- \# `; Y2 C. j4 KOK有很长一段时间会非常爱欣赏自己的便便,有时候真心受不了这种“变态行为。他还会描绘,像香肠、像蛋糕……真心醉了。但是其实这是很正常也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推荐使用大人抽水马桶的原因——他们会因为自己的作品被突然冲走感到困惑。当然这种“欣赏便便”的行为经历一段时间后自然会消失的。& u4 |! t6 E# A1 ^
当然,我在儿子对如厕已经习惯了以后,我的习惯是让他大便坐小马桶,小便站着用抽水马桶,每次他都会要求自己去按键冲水,这让他觉得他有和我们大人一样的权力。/ o% T6 F. V/ E$ O, u/ E
5. 及时给出恰当的认可
: V. o/ E m( w. {' k) m& }: W无论做什么,当宝宝有了成功经验之后,我们都要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出认可,比如:哇,宝宝今天又把便便拉在小马桶里了。这对他是很大的鼓励。当然也不用过于夸张的肢体表达或言语赞叹,过度的赞扬会让刚刚取得一点“成绩”的孩子压力倍增,反倒在行为上容易出现**。1 E. b7 F2 ~; X/ b8 G- z9 g% c4 L
0 h' g1 X U* M! e5 @
$ h& w7 [ f4 v& N
更多信息请进:米菲纸尿裤 http://www.0731apple.cn/
9 Q3 x8 }* o4 r2 U/ u
& i) B5 X& `' r4 w
6 C4 s8 K K' s. w( V3 [转自:http://www.0731apple.cn/a/news/yuerzhishi/10.html
! \4 n7 I2 b, E. j9 d(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