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 d8 u& n/ u0 W& K
. `9 K* o- F# q q8 R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培训出来的,大体是耳濡目染过来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融合自己的三观再传递给孩子。父母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是否合理,经常会反思,力求将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婴幼儿早期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业教育,有时过犹不及,教育方向会偏离既定轨道,孩子越走越远。
4 z" L' a1 [. @7 H
" p8 m: t2 d) K. r- V# k9 i 我们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下面大家总结了五大理念。- c Q( T* |; M( s. _5 j
/ n4 I4 X. [' L( m 一、平等对话
" z: ~" f! F& D8 {0 u
: k' c( x' W q3 g" b$ P 父母过度控制从而抑制孩子的成长速度与空间。日常的生活中,经常看到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不惹祸,都是以权威示之并要吆喝:“我是你爸妈,你不听我的听谁的?!都是为了你好”,如此教育让孩子逐渐丧失“人格平等”,过于顺从的孩子消磨了个性与天性,自身后续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制约,得不偿失。 ~8 d( R2 q- H) d+ y( m4 G4 L3 o' s1 {" ?
8 u; j( q! n! H) G# q/ t 二、父母自我进修$ S/ }6 ?$ P9 r+ Z9 r. u, p
8 i- s3 S$ M# r# B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与英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存在,但孩子逐渐长大后,你是否深感压力呢?有是很正常,那赶紧抽时间学习,提高自己。
|. f+ l: _* P9 V7 t) U' s2 O
: D" N0 K l9 f8 O 根据一项调查统计:我国人年均读书数量只有0.7本,日本高达40本!
9 E- V# A3 R# g I; }% e
- W* ?8 F" s$ l 父母不进步,如何指望孩子喜欢读书,爱上学习呢?0 [2 u4 U! x! @1 }7 i& ^2 ~! t
+ L6 e: _' d# o& s4 a! N6 I' N
三、品德至上" F# j i7 I& p1 c* u
5 I, z6 ]- B- [5 c% c8 a# o 社会竞争激烈,人能够德才兼备那是最好。不过,孩子的教育着重“德”的培育才是首要任务,有才无德对社会便是双刃剑,有时候能为社会的进步带来卓出贡献,同时也能扰乱社会秩序以及触及社会道德底线。
5 l2 p3 L/ F* S: x9 N7 p, h5 {5 Y$ d
或许有德少才甚至无才,会让个人在社会难以真有所成就,但是如今教育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分工明确,学得一技之能是大部分学生出来社会走的一条路,无须过于担忧。因此,“德”的培育是父母最重要的教育任务。
& w# e: }1 @4 \0 j8 h7 z5 s7 r3 \8 Q
四、相信孩子的潜力! J- Y3 O0 J7 t; ]
! f: o7 L( ?" N! O8 D. `/ C
“隔壁家的孩子...”以及“女孩子读到高中,就赶不上男孩子…”经常在孩子面前挂着这些口头语是最不明智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7 o: t# q# x' h6 q, [0 K
l: P( h1 w8 d 孩子的潜力不能说无限的,每个人都有瓶颈,如何把瓶颈撑高或者以后孩子能否突破瓶颈,根源在于孩子从小心态以及素质上的培养。
i- ~/ ?. q, {% d' t* k- I4 _+ w1 M0 j& a6 }/ ?' Q3 O) X# J K$ K: \
之前一次调查统计,成绩平庸且性格较为懦弱,遇到困难选择逃避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基本都有持续的“激将法”对待孩子。: B# a& i. ~6 g2 e
5 F5 H* D0 _/ O- ]. i
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各位父母,一定管住好自己的口舌,与其一味打击,不如客观的评价孩子或者适当多点赞扬。2 d$ H+ \/ }% m1 M
; P- y6 Z* r3 r& o. Q
五、让孩子理解“读书”3 m. A5 ~' `3 |5 V
5 J, B' a! v- d, D" n7 X$ A
学校读书最现实的目的便是升学,对着一张张考卷拿到冷冰冰的红色数字,走的是学习-考试-升学-找工作这样一个流程,请不要让孩子片面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
2 @, K+ ~% w' ? O" {4 n. G) h$ T/ K1 f w
如今,大学毕业出来,有78%的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很多都要经历转行接触新领域,重新学习一项新技能。学校内读书不单纯是指学到什么知识,而是通过十几年的教育,培养学生知道如何读书如何更快的学习知识并懂得自我成长,这对踏入社会工作后的学生才是最最重要的一个素质。2 I' a7 I3 Y# ^1 W0 ^
! z. B& c0 i2 i, o. t/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