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1 _* M j6 i- G* b6 l
2 w( ]5 K* S3 O p0 w* i: @: x+ I只要有学生的地方,总会有所谓分出来的好与差,对很多人来说好坏学生的最直接差异可能就表现在学习成绩上,但是,在我们眼里,早教玩具好学生和差学生真正的差距不在学习时间长短、智商高低,而是你是否能够专注于某件事。
" s# s% s4 B7 t6 Q9 @: \3 a# k# ~' }3 \9 A2 p' i
定心专注某件事,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1 A2 c( ]/ E2 \, z
' M# d, E- q4 w. Z
老师们带过班级都能从中得到体会。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借读班上课时,注意两个班的学生的群体性差异:实验班学生上课,大部分人都很专注。虽然他们专注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同,如有的喜欢自己思考、看书、动手做;有的喜欢和别人一起讨论,在争论碰撞中得到启悟,不管怎样,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 [. ^0 Z+ c2 e! Q; O4 y
$ }9 W, i0 X9 c% h) W0 d, A$ g4 b 另外一个班,上课的前五分钟是认真的,安静的,五分钟后就状况百出了,有的聊天,有的玩游戏,有的走神,还有的打瞌睡。经教师反复提醒,大部分学生能再收起注意力听讲5分钟,5分钟后就又开始出现状况了。
9 K2 H1 y' ^* L {2 F& n8 ?+ U% d6 j( d0 _% d) k
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似乎是个顽疾,无论教师怎样管教,很大一部分同学就是改不了。3 S6 B% [+ B( [' c
% x: V& ~4 |# d( p 长期观察后发现,能否定心专注于一件事,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能专注于某一件事。
. q8 ?) K+ M: _$ f; a7 K# Z, e9 H* [9 }4 j0 d& Y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能更快捷地了解他们在家的表现。成绩优异者在家里做事都目标明确,有条不紊,都有固定的时间完成作业,而且在做作业时往往能一坐几个小时不受外界干扰,直至完成;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无论是家长盯、请家教,都不能让他们认真地、安静地做事情。所以,做任何事情,专注都是成功的基础,不专注都是败事之主因。
4 }: ?. b3 v/ w u4 l: M+ X7 X0 h/ S4 _7 p$ Y/ C2 m
再进一步与家长深入交流,探讨上述现象的成因。不难发现,专注习惯大部分是平时养成的,如教师的多次激励,自我亮点受到肯定后逐渐固化为一种优良的习惯;再如家长的最初严管,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还有平时爱读书迁移为专注学习等。
: W) H, x+ T) O% c) {/ T" c2 F
) Q5 h! @# M. H S- G% O) m 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知识,而是培养习惯
/ G, e" b5 k6 ^8 g! l% {" d
6 |. {1 t c( @+ L$ ? 导致孩子不能专注学习的触发点尽管多样,但有一点都是普遍的,那就是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教师的教育没有及时跟上。 t% b# k" I, {, M, J# W8 k
; @* m, U" Q1 \7 I
孩子好比小树,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剪枝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过期再补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R6 R! _. h$ s1 `5 ]
5 A& W* @4 h' R D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育者,身教重于言教,如果父母做事虎头蛇尾、言而无信,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养成专注的好习惯了。: P6 d6 h5 @) p+ `! f! U; x
' S+ R) U6 s! ]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平时就要培养孩子把一件事从头做到尾的习惯,不同的孩子可用不同的方式,有的适合激励、有的适合严格要求,不管什么方式,都要长期坚持、持续下去才有力量。) K, h- N* P) u. A$ R
* {7 q) O$ K; _7 H0 U 教育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形成一种氛围,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强制学生由他律逐渐走向自律,是可以培养出专注的好习惯的。! m3 A" e" X# R6 \/ a- l% N- g9 B
( f6 D- r0 q4 J k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大约只能持续40分钟,未成年人持续的时间相对更短,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信息爆炸大大增加了人们“分心”的机会。
1 _/ V* R5 H, M" y. T }/ j" u$ h0 r. ^* y2 I, U0 R
生活中有不少人想集中精力却没有办法。这种情况在孩子,特别是男孩中比较常见,所以,培养孩子的专注习惯特别重要。! j: \. K6 M, ]+ A7 d$ ^( J* ]
" N) G- q/ `6 \# z5 c 古语云,“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是说一个人动起来生动,静下来安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0 j G) }/ H+ Z& W* P# E0 @! _" Z0 i1 {
人最可贵就是思想,而思想的寓所就是安静的内心,安静的内心外部呈现的形式就是专注的好习惯,没有专注,一事无成,有了专注,想象和创造才会跟来。
. O" B* F) g; C" d
" x9 }* _% q'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