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加大开放力度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发展金融业既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多资讯参考外汇平台
* J- d/ L1 d/ w 5 K$ }; k7 S* j8 u) w
金融要想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价值,金融业自身首先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而这其中要明确的是,究竟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实现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继续沿用原有金融发展模式,让来自外部先进经济体的金融机构迁就原有的低效率模式;还是逐步改变旧的发展模式,在优化服务及控制风险上做出调整,从而充分发挥金融业的效率激励功能。
! b/ P, y. F2 U8 m6 y5 y
" Z: [8 p/ M% [0 s& }( |; k
现代金融业的功能是日趋多元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仍然是社会融资、财富管理及保障、风险管理及控制等。应当看到,中国金融业还不完全具备这些基础性功能。
% ^( e& y' ]7 l$ B6 c( u7 t 4 A4 P9 N% J1 l3 z8 b7 ^' m
仅就融资功能而言,中国金融业一方面尚未建立覆盖一、二、三产业及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服务体系。此外,因资本市场的长期萎靡不振而使中国的融资体系一直表现得过度偏狭,同时对技术研发创新的融资现尚处摸索阶段;人们在不同地域多元配置资产的愿望也未能得到满足,金融机构自身也主要依靠传统方式去消化自身的经营风险。这就是金融业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 P) b' J5 ?9 w8 G 8 W( z: }8 V8 e# L) q% v N* g% \
未来的中国金融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a! }% C% w: T5 }' L+ i h2 U& D
% E. O( `" C- ~6 ]- x0 ?& H
一是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即功能与需求契合。简单说,金融发展不能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金融业既不能有缺项,也不能有空白。
9 }# g7 k) G; G9 A. u+ U 3 f* @& L* W' b }5 {
二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产业门类齐全的经济体里,如何为金融业提供有效配置资源的相关产业领域及平台。这是实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广阔而坚实的可承载规模庞大金融资源的基础领域和平台,无论金融机构付出多大努力,最后都将事倍功半。/ V* K; O( x+ O7 r# m
9 U5 E: b/ B A: i' a. t
此前一直被诟病的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一方面反映了金融业偏重于体系内空转、陶醉于“钱生钱”的金融游戏、忽略了对社会客观金融需求的照顾;另一方面也表明实体经济面临困境,这显然也不利于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J% _ l8 \' O, ~0 H/ m3 a
+ x' k# R0 j" m' X
与此同时,超过经济活动所需的过度货币投放及经济活动的过度货币化,将导致金融业产生“非分之想”,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E- [" o- s0 Y0 E
2 d& J# Q/ C, e- T2 D7 |7 f* A* Y
金融监管要力避“抱佛脚”
6 m3 J A) ~1 ~5 }0 m E3 c % X0 V6 |; [: v1 Z5 m3 {
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在金融业发展水平上未能进入世界第一效率阵营,在金融服务及金融监管上仍需要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X' @' R' l3 _, i+ C6 G W9 O
+ d5 m: ^3 e; |2 k. A
考虑到国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社会信用约束及法律约束条件等不同,因此,对国外的一些金融产品、金融技术不能搞简单的“拿来主义”,一定要系统地完成中国化、本土化的再改造过程。否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可能会遇到不能承受之重。例如,2016年年初照搬美国证券市场的熔断机制,不仅未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反倒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7 `0 n& C" r& d7 \4 c9 g- D
# R2 I: l( J# _* `
如前所述,任何一个金融门类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市场或体系的配合和支持,因此,要发展某一类金融业务,必须事先考虑好其配套市场、配套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对发展该类业务可能衍生出的风险要有防范及化解措施。
3 [$ Z9 O0 r; c$ P' {9 _ 应当看到,中国目前仍处于金融追赶者角色,故要慎提金融创新,创新必须要有完整系统的方案。6 a6 {- P2 g+ n, I
1 b* C) ~$ ?8 @) Q2 F8 e
资本市场不仅对各产业部门提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实现整体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极为重要。资本市场效率低下,就会降低自身应对内外部挑战的能力。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中国股市发展脱离了经济的基本面,这倒可以反过来问,一个不能反映经济基本面的股市还能叫股市吗?
# D; |8 s k- G1 [; N$ ` ' o, `3 T* A+ `, A. ~! v w' [
因此,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和效率应成为未来中国金融业的重中之重,有关方面应围绕市场信用约束及价值成长,积极借鉴国际资本市场的成熟做法,严密监管体系,严厉惩罚措施,系统发力,以提升资本市场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同时要看到,资本市场效率不高、功能不健全,也将拖慢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0 g( G8 i8 e2 ]2 ?- |, P' a: H
% R# S8 o" y, g
需要指出的是,在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要力避随时改变或出台监管政策现象。
Z; r& b2 _' j: k: T 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要积极发展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转移风险及拓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金融市场,如二手信贷市场、对冲信用风险的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等,发展有助于民众多元配置资产及规避流动性资产过度单一风险的市场,如有关期指产品、汇率掉期等产品。) _8 Z+ e3 u+ r7 p
( f, R$ y; u& v2 B: ~" X) A
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要慎提似是而非的、会导致一窝蜂、一刀切行为的政策。另外金融管控部门要注意尊重行业的基本功能,而不能人为地扰乱其功能,或者赋予其更多的政策功能。7 n3 ]" J6 A$ i' C/ f8 ]
, w1 I3 b8 R" v: c
金融业发展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监管的优劣,取决于市场的优胜劣汰的约束,更取决于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一个金融机构发展好坏,则取决于其自身的治理、资产配置的结构优劣、风险管理技术应用的能力。
7 V" C: I& `0 P7 z" ]8 V
8 S* m. N8 O" z' o4 B
所以,无论是搞好一家金融机构,还是实现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控制风险始终是基础的基础,只有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发展才会是可持续的发展,才会是高质量的发展,也才能确保金融功能充分发挥。! |8 @4 M; {, b+ L2 g9 G$ l
/ e) I9 Q" d7 [& ^4 `1 |
未来的金融业发展还要依靠金融科技进步。! z6 s* G* ]. L- k! ^$ f
6 t4 `: S, S0 }9 U9 K# p
金融业属于资金密集型、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存在着服务未动、技术先行的客观要求,一个金融机构欲在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就要积极拥抱先进技术提升发展效率。实践表明,一个金融机构的技术应用协同性越高,行业竞争力也就越强。
* |5 k& O) a: k# B, t5 T 3 a( l) \; w& ?6 p
: \% ~8 D8 n& d/ N
# K6 g4 X+ @6 c0 j" q; K7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