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0-4-18 08:17 |
---|
签到天数: 16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 I. \' s& ^- C+ X, h% Q
4 O: i7 |- `0 s) I5 R' k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代人陷入了一种名为“社交降级”的半孤独症半自闭状态,以“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认名不认脸”、“朋友圈点赞刷存在感”、“相隔不足五米微信交流”、“住在我隔壁的兄弟摊网费时才出现”等症状。
5 s4 K0 }) V: _) {而作为“社交降级”的重灾区——企业内,这些症状的“临床表现”则最为典型……
& x; V r) d2 ?) s9 C p9 h K' [, Q" j
人格分裂:下班后秒变熟悉的陌生人5 ^ p" g. l. m% d1 Z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样一位同事——上班时,TA是低调踏实认真负责好青年;一下班,瞬间化身夜场最亮的那颗星!从TA的朋友圈定位就可以发现,一周七天,三天在培养兴趣爱好,三天在喝酒蹦迪,还有一天在去喝酒蹦迪的路上。6 Z* [/ S5 n- G u$ g$ h
办公室人际关系止于“同事x同事”,下班时间就像童话中的零点钟声,灰姑娘丢了水晶鞋,这位同事召唤出了里人格。TA,是你熟悉的陌生人——聊天内容仅限工作,然而下班后一说工作又找不到人,甚至怀疑:TA别是个僵尸号吧。! a0 K- y" g( d) {
脸盲:没有辨识度的人不配被记住
+ P3 J3 @ V/ Z$ M% e7 o( [8 ?在茶水间几平米的空间里,每天都有几段时间会弥漫着一股尴尬的气氛。接水不过几秒,等待却将时间拉长得像几分钟……同部门的同事相遇,表面维持成年人体面的微笑,内心却在暗自狂躁。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名字和脸就是对不上号。, ~, j! E7 F& B4 s- y4 s
上班后才知道,两个人相遇开口止于“Hi”是一种心照不宣,在对方热情招呼面前反问一句“你是谁”也不是一种伤害,反正90后已经习惯了……
' I8 S7 H8 S5 |9 G1 P4 u哑巴:不太会说话,但打字贼溜
8 C" ^( I) A, E4 @3 @+ \/ i. ~邻桌相距不过半米,伸懒腰都能碰到对方的距离,开局一张嘴,交流全靠电脑。美其名曰:在安静的办公环境中,打字效率更高,且文字形式易保存搜索。其实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在默默地遵守着成年人的办公室礼节:拒绝以任何形式打扰到他人的办公思路。$ M+ y% R) Q {2 q- u. f) E
“不打扰”逐渐成为了我们的社交“潜在规则”,伴随而来的正是“社交降级”的逐渐扩散……能用社交软件打字解决的绝不电话,看到语音消息第一反应总会有些反感。在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是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度降低,以及日渐疏远的人际关系。9 j, N, J, L5 k) P! C5 @
而对于企业职场来说,“社交降级”带来的将是高离职率的隐患。在办公室沉默疏离的氛围下隐藏的,不是一个个精准的工作机器,而是有着独立个性、更有情感需求的灵魂。没有团队感、没有归属感、没有认同感,失去这些的年轻人又会何去何从?8 x; n- F- R6 i' e# r5 m8 e
企业职场之所以成为“社交降级”的重灾区,正是这些年轻人觉得:这样表面和气的办公室氛围并不值得我拿出真心与全力对待我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久而久之,企业哪里还有团队凝聚力?一个好企业靠优秀硬件吸引人,更要靠人文关怀留住人——有的企业选择员工生日送礼,有的企业选择节日同事共同庆祝,也有的企业选择在用江小白私人定制表达一份关怀……# n! l- T) l8 ~
j' h. \/ ~% B: W; C$ {5 X: f
2 T) g3 n7 k5 h4 d+ s% X
! O5 ?* n) g6 b( d酒是感情的天然粘合剂,每位员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庆祝、犒劳、奖励、团建……以“私人定制”的方式为每位员工定制专属酒瓶,不仅体现了“独一份”的关注与期待,也可以借酒打开彼此心扉,从手机中解脱出来,面对面聊聊工作中的烦恼,甚至工作外的生活。用关怀的温情激发工作的热情,用情感的合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 o8 z7 T9 o; h6 z7 Q* R( y1 I% J. f在企业职场这种严肃的环境中,我们都不知如何开口。不如就让图文和酒先一步表达善意,打破冰冷的职场关系、拒绝麻木的“社交降级”。每一个看似冷漠的员工都可能有一颗炙热的内心,等待着一种关怀将每一条线拧成一股绳,而团队凝聚力的提升不如就从这一句开始:“最近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下班约酒,同事们一起!”
$ t; F4 e+ `5 z/ C1 K G
- {# k2 Y2 r8 _7 t, c( y- H3 O, q8 o' h% k.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