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0220|回复: 0

[本地杂谈] 莆田九头十八巷,仙游有“头”更有“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0 13: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说莆田地名的地方特色,用一句“头尾兼顾,点线俱全”形容最恰当不过,“九头十八巷”撑开莆田古城区地图,多“头”多“尾”形成莆田仙游地区地名奇观。
  莆田的“九头十八巷”
  九头十八巷是民国时期莆田城区主要的街道和路巷。“九头”是指“社衙头”、“水关头”、“洞桥头”、“水淈头”、“观桥头”、“衙桥头”、“桥头”、“市头”、“河头”,“十八巷”是县巷、马巷、花园巷、书仓巷、金桥巷、仓边巷、岐山巷、御使巷、高吕巷、后塘巷、府前巷、东思巷、梅峰巷、坊巷、城墙巷、湖岸巷、东岩巷、桃巷。
  莆田市民政局区域地名办工作人员陈一晖说,“头”是一些路、河的交叉点,“巷”则是一条线,这些点和线结合,形成了老莆田人的城区地理意识。
  莆田社衙头
  文献路步行街两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里现在是莆田最热闹的商业街之一,但是从文峰宫边的大路街往里走,就能看到莆田旧时的模样。大路街、衙后路、坊巷和县巷四条老街巷在这里汇集,这里有一座长寿社。因为现在金鼎广场所在的位置在古代是莆田县衙,四条街巷的交叉口就叫社衙头。
  现年81岁的林奶奶从小住在大路街上。她说,社衙头周边以前有“福”、“禄”、“寿”三口水井。巷子里人们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井边排队打水,供一家洗漱做饭用。记者多方寻找,在衙后街336号弹棉花店隔壁找到了一间叫“福泉阁”的小观音阁,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菩萨像下面就是一口水井,井盖上刻着“福泉”两字。
  “二十多年前这里通了自来水,大家都不喝井水了。”在大路街开毛线铺的陈先生说,现在社衙头成了有名的服装一条街,店租比邻近的文献路步行街便宜,服装的价格也低廉,顾客络绎不绝。
  莆田观桥头
  观桥头,古称“兼济桥”,因为旁边是“元妙观”,所以大家通称为观桥。
  70多岁的老人吴先生说,观桥两边以前叫北河边和南河边,北河边要比南河边热闹得多,路也更宽。解放前,在观桥两边有卖柴草和米的市场,山里人从西门进城后途经洞桥头来到这里卖柴火,米的店铺则在观桥东侧北河边。
  如果运来的是稻谷,也可以直接在水关边一座叫“瑞源”的碾米厂碾米。另外,这里还是城中的垃圾转运站,每天清晨和傍晚,城内居民的生活垃圾、草木灰和粪便都会运到观桥边的专设码头,装船运走。
  现在观桥头的位置在北大北街和梅园东路交叉口,透过公路上的窨井洞还能看到水流。而元妙观三清殿前,还摆放着四个半人高的花岗岩石柱,这是当年分别立在桥两头的石栏杆,上面“兼济桥”三个石刻字还清晰可见。
  莆田府前巷
  现在的府前路,以前称府前巷。74岁的郑文韩先生说,很早以前兴化府在巷子北面,所以叫府前巷。“听我父亲说,民国建立后,封建官府被拆掉,改成体育场。”
  当时莆田还有不少外国人当医生或者牧师,平时常到这里打篮球、棒球。韩先生说,上世纪40年代末,莆田人都觉得很新鲜,很多小孩也学外国人“砍条木棍做球棒,在院子里玩”。
  解放后,体育场也是人们打球和谈恋爱的地方,“青年男女在体育场草地上一聊就是一个下午”。那时他们去府前巷体育场,都说去“府里”。府前巷东面是市头,这里也是闹市区,供买卖各种生活用品。据传最早这边是18家店铺,因此到上世纪80年代,市头东面还叫“十八张厝”。现在这里已成十字街口和古城路,成了摆地摊卖古玩的地方。
  莆田仙游有“头”更有“尾”
  莆田城内有“九头十八巷”,莆田仙游地区更是有“头”又有“尾”。记者统计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出版的《莆田市地名志》发现,在莆田仙游县1个街道12个镇5个乡中,带“头”的镇有1个,带“头”的自然村有5个,带“尾”的地名就更多了,仅乡镇就有3个,自然村也有5个。
  这些“头尾”地名是巧合还是有必然的联系?
  莆田市民政局区域地名办主任朱志明说,莆田仙游“头”和“尾”地名之间并没有关联,出现多“头”、“尾”是一道地名奇观,但只是巧合。像榜头,是因唐代的陈峤入京应试荣登一甲进士第二名,名列皇榜前头,荣耀一时,时里人称榜头,也称坂头。郊尾在唐代称香田里,史籍记载原称为沟尾,因地处源于顶山而流入苍溪的溪沟尾段而得名。
  “每个地名都有自身的来历,他们并不相干。”朱志明说,事实上,莆田仙游原本还有一个带“头”的镇,那便是现在的“园庄镇”。园庄原名“园头庄”,因古时慈孝里署务办公的村庄建在大埔古园头而得名。1940年6月,莆田仙游县撤慈孝里,设置第二区,辖枫亭镇、朱斗、沙沟、慈岳和顶境5乡,当时取名叫园头庄,因为名字叫起来不顺口,后来去掉“头”,显得优雅点。缪星象 黄凌燕 马俊杰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