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的光色质量你真的懂吗?2 I! z X, E8 f
" ?2 q0 x- b& I' i8 b+ \' i
2019年广州光亚展将于2019年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展馆隆重举行。将展示多元化照明和LED技术方案,满足业内人士在采购、交流市场资讯和拓展商机方面的需求。! Z& Y U" F5 W7 k5 m8 G) ^
) P3 s6 L6 y2 Q H: s 1、RGB 三原色混合得到白光
1 T0 U( W/ [ S
5 ^# C9 L5 j: ?1 Y 2、是通过蓝光 LED 发出的蓝光激发特殊荧光粉涂层生成白光2 ?" O5 q" X' F6 X
@9 ^3 k( M, M/ |( E- @" w( g 三原色白光暂且不细说,对于蓝光 LED 激发荧光粉生成白光的技术简单点来说,蓝光芯片将发出的波长 450-455nm 的蓝光激发荧光粉涂层转换成可见光谱,但是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生成的可见光谱会逐渐趋向于黄光,在宽角度的时候体现为产生颜色漂移。这个问题基本上所有的白光 LED 都存在,颜色漂移的的多少取决于 LED 荧光粉质量和涂层设计。 a, U" M% d. W7 Z8 F
* D9 M) _; p8 g1 e) @1 w Q 从 LED 发出的光看起来好像是都朝一个方向,但其实在宽角度的时候颜色还有很大的质量问题。
. _6 }9 P! {# g0 E& s# i) c9 q% J: S$ a$ @9 D
这里教一个最简单的测试白光 LED 的光质量方式:- U: p) c9 V: T
0 _+ L! J6 r9 ?3 C 拿一张白纸贴在 LED 灯珠上方,看宽角度边沿有没有发黄分色现象。
: l/ l3 v" |& c4 e$ f+ A
1 D. e, M8 x! u- W8 a# U, M! O) ?0 j 二次光学
+ X) d. B* a9 U. k9 v+ e" e2 n( U7 M! I2 l
二次光学设计,尤其是透镜方案,在做一些特殊光型和小角度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分色现象。二次光学透镜的设计原理如下图,都是在 LED 一次光学的基础上深化设计,把 LED 发出的光设计到合适的位置去,但是如果本来这个 LED 灯珠就不是一个有着良好封装的灯珠,发出来的原始光就有着明显的颜色偏差,那么在二次光学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放大,产生更严重的颜色漂移。那有没有办法解决纠正这个 LED 的原罪问题呢?
6 @3 m$ Y8 V4 T4 X) e
$ f4 \" v. W3 | 答案是有的,可以在二次光学器件上做一些特殊的表面处理技术减少 LED 光谱分布的分色问题。表面混光处理技术有多种,从最简单的磨砂面到赛纹面,再到复杂表面处理的混光处理技术,比如芬兰 LEDIL 光学公司的 RZ 混光面。0 T0 x6 j3 M# D& P; M* T
* ^5 S9 Z4 _3 { 与光路不可控的磨砂赛纹表面技术相比,这个 RZ 混色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均匀度,光路可控而且效率还非常高。其原理是怎么样的呢?请看下面的图示:! B9 n% N' F; R- [( s- [- q$ m
. A9 B( M; U, f; L' U9 `$ e& v
这种特殊的混光技术,难点就在表面的纹路设计和把握,既要能把 TRI 光学设计后出来的LED的原始光再次处理,接近 LED 原始光的质量问题,还要保证两大要点:* W2 x5 j' K6 X" w( p& t/ ?
9 G" F1 S6 Z x6 M; F8 m
第一,不能改变原有 TRI 设计出来的光学应用角度
" f( g5 `% a0 g, I* X1 } j& |
- I7 {0 N1 K* w- p 第二,需要保证有很高的光学效率。8 S' m \2 G, V& D# p* i/ F
3 C) |$ U5 M1 N C 目前能保证混光效果的效率不超过 70%,这个新专利混光技术配合做出来的光学器件效率最高达 90%。8 U* J- v ~; b3 D# f
& `4 ^0 P1 @/ N5 A# D/ L
讲完了原理和特点,那这个混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方向主要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比较好,在这个社会如果不是有实际利用价值的技术,那就是浪费开发资源。主要的利用方向,大概几种。
0 ~2 w# M5 j4 X) S) D3 j1 B/ i. w5 Z% {# v# m9 A/ A& J
$ j$ ?8 c6 H! @& ]4 g: w0 T6 k! D. Q/ ~" o; V- c4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