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闽东,爱上宁德社区! 广告服务

莆田小鱼社区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欢迎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51888|回复: 0

[方言] 莆仙方言声调教学核心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3 21: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仙方言声调很有特殊性,又很有系统性。要研究莆仙方言,必须要知道莆仙方言的声调。学习传统诗词对联的人士,知道了莆仙方言的声调,途径更宽阔平坦,更方便,快捷多了。另外,一些以莆仙方言为母语的人,常常为普通话讲不好而苦恼,而不知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莆仙方言声调在作怪,知道了,很容易得到纠正。; W4 b; w! O% M+ i9 m7 U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所以有许多一音多义的现象,为了扩大词汇量,也用声调变化来表义,声调不同意义也不同,这样词汇就丰富了。如妈、麻、马、骂。普通话与古汉语不同,与历史上各民族文化碰撞交融有关。元朝蒙古人进入中原,统治中国以后,入声消失,入声的音长短促、带塞音韵尾(如收-g或-k、-g或-t,-b或-p),声音不能高扬。也许短促的入声调不适合草原上的生活,草原上惯用高亢语调,所以被淘汰。元曲中,北曲无入声,南曲有入声。% r8 C( e9 L: b$ [- w+ T
  古代汉语分四声“平上去入”,这四种声调,高低升降的形状,古代的人是怎么样说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按书上说的: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声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 D( o- O, L% `- e& @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5 w; o$ j& |+ G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5 d0 M6 Z3 u* u
  有幸的是我们莆仙方言声调与古汉语基本相同,并一直保持运用入声,其四声基本上与古代汉语中的四声一致。莆仙方言的平声、去声、入声都有阴阳之分。试以文读为例,列举数例如下:6 P, ]$ C, l- R$ w+ p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i/ O2 \' I+ W/ i1 b  V1 @0 K5 u0 ~% Z
  衣 移     以     忆 易    一 液  K9 J7 l8 ]+ Z2 p
  因 寅     引     印 院    一 液
6 w! G0 r: B6 a, `; Z1 m  优 由     有     幼 又    一 液9 z! |, `* N7 ]/ b- h: W, F3 t
  多 涛     倒     到 道    督 独
$ n+ i  z* g3 W/ [' P& }  J6 V. G  东 同     党     栋 洞    督 独; w' Z% U1 }( y
  新 神     审     信 甚    是 十3 z# m6 c. T+ I
  诗 时     始     试 寺    是 十2 |  ~- y, K6 c( P- m
  些 邪     写     舍 谢    色 十(白)1 s# }  z0 `  H2 o- q
  妖 摇     舀     要 耀    一 液
' x# T+ F" s  f" P) i/ N7 y/ n  汉语中一般一个字一个音节。汉语字音可分声母、韵母、字调三个部分。声调与韵母有关。韵母有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头、韵尾可有可无,韵腹一定有。莆仙方言白读中如(“黄”的语音为特例)。而入声字韵母只能是单韵母,只有韵腹,不能有韵头韵尾,如果某个字有韵头韵尾也要去掉后,才能加入四声系列的入声。
+ `/ |5 Z% Q1 y8 R' U+ v  故有“衣移以忆易一液”和“因寅引印院一液”等并举的现状。
. u6 o- @. @0 z" a% r, k8 Y  莆仙人讲普通话不准确,原因多种,有两点与莆仙方言特殊字调有关:一,套上入声,如一、敌、八、七、国、福。莆仙人念入声,而普通话没有入声,北方人听了很侉。要讲好普通话,注意不让入声对应混入。二,阳平、上声混淆。如禅与产、孩与海、同与统、龙与陇等。普通话中的上声是降调后再升调(√),莆仙方言中无此音调,常与相邻的阳平混淆。后一点,阳平上声相混,两声平仄不同,对作诗词对联影响很大。要纠正这一点我们可以用莆仙方言文读七个调,念好第三调上声,莆仙方言文读为上声,普通话也是上声,这样就可以分别。
* I3 z+ l: b' J$ }( w0 v+ g, [& W6 T  如今有人说莆仙方言有八个声调。宋湖民当年在北京大学英语系读书。北京话中除了四声之外还有轻声一项。北京人说话时有些字说的很轻很短叫“轻声”。如“了”、“着”、“的”等虚词和做后缀的“子、头”等,有些连绵字的第二字也念轻声,如“萝卜”、“枇杷”等。北京话基本上文白读一致,只有个别存在文白读之分。如血(文xùe白xiě),熟(shǔ,_shǒu),壳(qiào_kě),勒(lè_lēi),削(xūe_xiāo),畜(xù_chù)等。而莆仙方言中文读白读对立严重,并旗鼓相当,如今文读大部分被普通话代替了,白读还大量流行在群众口头上。莆仙方言中白读,因为讹音变音的缘故,非常混乱不清,有些仄音的字用平声读法,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第八个音调。(但这种情况好像普通话中的轻声,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没有严格规律。如“工人”的“人”,棉花的“花”,是轻声;农民的“民”,“荷花”的“花”则不是轻声。)
3 [9 w6 I9 o! h( F  K  莆仙方言白话中仄声的字用平声读法,例如:舐如“是”的平声,“掰”如“百”的平声,“食”如邪,“嗅”如“未”的平声,“砌”如“义”的平声,“淬”如“市”的平声,等等,没有规律,不成系统。□王 琛
" s6 \2 ]( b9 p  M* V, K& ]9 D; x6 J+ @9 K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 ndsq.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已备案)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宁德社区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平平安安
TO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