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职场杂谈] AI新营销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8 10: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F" x% r' O, o& ?
: f3 n0 v+ K1 L5 g
# Y/ R; ]0 k1 p我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的总数达到39项,居世界第一。但同时,“非遗”的传承链条正在中断,资料显示,60年间,传统戏曲剧种损失了三分之一;消失的舞蹈类遗产超过20多年前统计总量的三成。众多传统老手艺面临着学徒难寻、传承乏力的困境。: e2 p, s: G% K5 {; f
# s: U3 E0 v2 P$ F
传承问题背后,本质是传播问题。老手艺在商业社会中“水土不服”,无法发声、不会发声,导致越来越难获得年轻人的关注。重新为老手艺开拓传播渠道、建立品牌意识,不妨参考商业营销思路,借助技术与平台力量,用推广产品的方法论推广传统文化,或能让老手艺重新焕发生命力。4 x4 L/ ^$ v  H

8 b0 Q; V2 `: v/ J+ P- r非遗传播之痛,痛在何处?8 e5 Z9 K( ~/ t  I# |% w

) V3 U" O* H6 q' I8 Q  |& Q( w从营销的视角来看,传统文化的传播存在诸多痛点:
& k* U: ?5 P+ p! i3 G
4 C& l; V  |+ Y* z2 x; j1、喜爱传统文化的“目标受众”在哪?
% Z" R- q) i5 b7 x$ p
4 D" b; J; [  g3 F9 B, c不管是卖商品还是说故事,找准目标用户是第一步。传播对象找错了,内容再好也是对牛弹琴。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并不少,但一方面,传统文化形式多样,每一种传统文化的受众相对小众、并不集中;另一方面,关注传统文化的渠道往往以报纸、电视、线下社群等传统途径为主;另外,传统文化的稳定受众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饱和,让跟多年轻人关注、喜爱传统文化、拓展目标客户群才是可持续之道。
' m, D! Z5 Q4 T, @7 X. M1 L* Q
" \! o/ M( @9 g4 c可见,精准找到传统文化的目标受众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老手艺人们来说,还有没人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人是谁、他们在哪,是长期困扰的问题。
* R9 r" y- }; F  h4 U  G+ l5 a* Y# \" j
2、“目标受众”如何找到老手艺人?
, Y: Y6 ^8 o+ V1 J9 m+ g+ ]) L% y+ d7 v  e* u8 k
找到目标用户,如何把自己传播出去,成了第二个难题。诚如熊氏珐琅第三代传人熊松涛所言,很多老手工艺人都是兢兢业业、本本分分地研究工艺、以匠人之心打造绝佳品质,而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在这个新时代去讲述关于传统工艺的故事,尤其是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众多渠道,他们更是一片茫然。3 ?6 h& H6 y- C  M6 ~

. j# Q' H6 [% D7 W; q大部分老手艺人一不懂包装,二不会制作内容,三不懂传播渠道,他们如同互联网海洋中的孤岛。而对于喜欢传统文化的用户来说,这些老艺人身藏何处也常常是个谜。老手艺人和目标受众的传播断层,也是阻挡传统文化传播的一大困局。
: U4 G' S$ \+ O+ i1 r7 I. F8 }4 U0 d( Y# l/ W5 J6 W0 H
3、如何让用户认可传统文化的价值?- ?# G4 ?0 }: t. j
+ x% A% _7 n* [+ J  y& l) }
用户能找到手艺人后,就涉及到认知的问题。很多经过几百年、上千年历史检验的好物件、真玩意儿,如今却难获得年轻人的持续关注与欣赏。甚至,在国外很吃香的中国文化,在国内却没有受到大众的足够重视,的确令人叹惋。让大众、尤其是年轻人认可、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近几年国家反复提到文化自信的用意所在。
- G4 ^/ O$ P) ]5 q
7 \" s* n- k2 G/ f% _0 `4、如何让大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2 {- [5 P! T9 ?

6 ]- A% U7 |7 K! p: B传统文化价值流失,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表现形式日益老旧,很难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岁月沉淀下的老手艺,也很难将其韵味简单地呈现出来。如何让大众重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新瓶装旧酒”,恐怕还需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来实现。
, j7 D' n$ u2 N5 Q: m5 |' S& D3 t, f) A' H) K$ G
互联网赋能非遗,如何赋能、赋哪些能?3 X0 g9 B" I8 ^% P+ H' U
2 H. s( ^7 _; }
老手艺人大多不懂营销,甚至连互联网都接触不多。解决其传播问题,为其“赋能”是个重要过程。此前百度曾为兔儿爷、宫廷风筝、珐琅等多个手艺的传承人免费上线了信息流广告,新的广告形式搭载老的文化内容,让老文化有能力重新融入主流受众的视野中。想依靠互联网的力量为文化赋能,如何赋能、赋哪些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F' K$ {/ c" Z9 \8 a; d
1 j# T8 Y; C7 n3 b2 f8 Q
1、大数据锁定非遗关注者群体
% a; g! M$ d4 h& g4 c6 \: s5 f. U/ {  }0 D' K1 ?) H3 s
大数据解决了锁定目标用户的问题。通过用户搜索和浏览历史等线上行为、结合线下地理位置,能够锁定到真实精准的用户群。在百度为老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人张忠强上线的信息流推广中,数据发现,关注兔儿爷的网友中,35岁到44岁是最主要年龄段,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年龄在70岁左右,性别上男性略多于女性,而学历则以高中、大学为主。张忠强脑子里的用户数据得到了印证:“这和我平时观察的大体对上了,但没想到关注兔儿爷的男性更多。”最让老艺人困扰的“有没有受众、受众在哪”的问题,通过大数据迎刃而解。
$ {7 E+ X0 v5 s: o4 @/ E/ i6 B7 S1 k2 f7 X3 a
2、定制渠道精准触达目标群体
$ b+ q2 B. ]9 c7 r8 d0 u2 m
0 ^3 ~- R# H5 D- ^! D. L' b基于大数据描绘的用户画像,百度信息流的推送更加有的放矢,甚至触达更多潜在用户。比如我们可能不会去搜索“兔儿爷”“珐琅”这样的关键词,而百度信息流通过对用户意图的识别,只要判断你可能对它感兴趣,就可以将其推送给你,重新唤醒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6 U$ t' r" i7 M2 W, D! `* G
5 C$ k7 D! G8 k1 V
更多信息请进:微信加粉软件 http://www.jslmzj.com/
, v9 }& z' W0 G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