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2-9-29 14:55 |
---|
签到天数: 106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最原始的一种家谱形式和其发展3 k4 z( h6 p0 N$ l# y
家谱是作为一个与家和家族相关的历史文献,其是属于非常珍贵的人文资料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起初家谱主要是记载帝王家族血缘世系的,后来逐渐扩散到大小贵族,最后才到民间的。家谱在汉唐时期还是比较流行的,后来经过各种朝代的更替,很多家谱其实都已经消失了,而如今留存下来的古老家谱大多数都是明清时期撰修的,并非是最原始的。
, n" |) L7 F4 Y
$ z9 m# v$ L4 Z; B5 F8 Q6 ?+ `7 k! d( \ f0 K) p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有了语言再有了文字的,而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都是靠语言进行传播和沟通的,所以最原始最古老的家谱也是靠口传。根据不少学者的亚久,我国传说时期的三皇五帝以及夏商周几个王朝祖先的世系,就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再之后由文字记录下来的。例如在西晋人所编的《帝王世纪》中就记载了三皇五帝中伏羲的世系,这个记载里面涉及到了15代人的世系传承情况,而这个文字记载是在西晋时期才有的,在伏羲及其后代是还没有这些文字的,所以这些世系关系也都是根据传说追记而来的。
$ w1 o* U4 `& y( H5 W* t2 e. ~
* K$ ^9 a. W% R6 s, b# L
9 N, F, \, `. K6 Y& ~2 Z" \3 X口传家谱到现在并非没有了,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至今还流传着和遗存这口传家谱的文化习俗,例如蒙古族、苗族、高山族、彝族、瑶族等,这些都是保留了口传家谱的习惯的。他们一般是采取了父子连名的形式,也就是父亲的名字后面的一二个字是儿子名字的前一二个字,这样技能区分辈分,也利于口传,易于记忆。对于已经习惯口传家谱的家族来说,一般家族成员都能背出三四十代的祖先,最多的还能背九十多代,甚至彝族土司还能背出114代世系,毕竟在古代彝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要开始背诵自己家族的家谱了,虽然彝族的文字家谱也挺多的,但是这些文字家谱基本上也都是关于口传家谱的记载。( o" _1 r1 A2 o0 c: _
# c+ y$ n" Z8 T# s: T& T
% {2 v" d1 o) n* N2 b$ W! ~
口传家谱主要是由家族的宗教祭司完成的,而祭司都是家族的高级知识分子,另外口传家谱的特点就是口口相传,只知其发音,不见得能用文字区别开,因此同音字白字会比较多,而因为同音字,错别字太多,以及可能会记录错误,口口相传,只靠发音不能识别文字,后期如果要整理成文字资料的话,是要深究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的。2 O, Z& h2 L: Z; m' L/ M- w; v
0 j# ?7 N$ A8 ^总得来说,口传家谱现在依旧存在,但是大部分的口传家谱还是被收集记录为文字史料和录音资料了,然后再将这些文字和音频的形式将历史呈现出来,使得家谱文化传承给后代。- U% e# z3 P& p- g1 O! ^9 |
% _$ U8 G6 F- e
更多信息请进:查谱网 http://ask.51chapu.com
5 | a! G, g$ l7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