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6|回复: 0

[职场杂谈] 热继电器复位方式的调整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9-4-28 08:55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8-11-1 15: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R0 b) ]+ _1 i
    ' Q" P0 Z9 o/ @( x一、热继电器复位方式的调整
    6 v5 R" ~1 |5 }, r, n) g7 S
    ) F  I: C; o5 @( o( ~$ ]热继电器的复位方式有手动复位和自动复位两种方式。 $ h" U# C# x$ W! \  f4 w
    - E8 j' {7 }3 m# v9 f5 l
    (1)手动复位是指:热继电器过载保护动作后,必须用手按下复位按钮,才能使其常闭触点恢复闭合,手动复位应等2~3min后才能进行,因为其内部弯曲热片需要冷却; 9 ]1 Y/ ^" Z  |3 y
    6 o4 G( d# D' L$ ~: c8 S% X
    (2) 自动复位是指:热继电器保护动作后,常闭触点自动闭合,钳表一般自动复位的时间不大于5min。 ( y( v8 K1 v% W" c8 U
    1 ^8 A  m2 u; I  O9 K7 A% x% M
    复位方式可通过复位调节螺钉来选择,用一字形螺钉旋具伸入热继电器下侧的调节孔,顺时针拧紧复位调整螺钉(调到底),即为自动复位方式;逆时针拧松复位调整螺钉,使螺钉旋出一定距离,又变为手动复位。 : n& V! p  b9 J& ]; Z" E
    0 r* h" x6 k  D- y
    新式的热继电器一般在其上盖上面有调节钮,当调节钮转到H时为手动复位,当调节钮转到A时为自动复位。
    $ x" S' U4 e1 q) r0 z2 G. R/ Q" S2 ^6 w  a$ Y4 `6 i% z* C
    热继电器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时,为确保在处理故障以后,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才能复位闭合,一般将热继电器设为手动复位方式。
    ; ?2 D* W! a; N
    7 T0 Y! ^% D0 V) ^4 a二、热继电器使用注意事项
    2 M4 j' ?# l! M9 |+ W# F/ L2 ^! }  x" d4 h
    1)热继电器只能作为电动机的过载和断相保护,不能作短路保护。 1 I8 _, s% |/ A9 [) e/ L& I
    * g8 [7 |% G2 I- E
    2)安装点的选择。热继电器安装处与被保护设备安装处温差不能过大;安装点不能有振动源;热继电器与其他电器装在一起时,为使其动作特性不受其他发热电器的影响,应将它装在下方。 3 z3 t" T0 J$ p+ M0 X

    ! A5 G/ m2 _3 |; m7 i9 v3)热继电器的安装方向应与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方向相同,偏差不得大于5°。
    " ~0 c2 T" u6 z! s) S* F3 I' F6 K( @1 n! P( W2 e9 z
    4)热继电器配用的连接导线应符合规定。连接导线截面过小,轴向传热慢,热继电器会误动;连接导线过粗,轴向导热快,热继电器动作缓慢或拒动;导线的材质一般为铜线,若用铝心导线,端头应搪锡。
    ( \/ X& S: }3 D1 B7 Z- D* F4 S% z4 @" V
    5)热继电器的接线螺钉应拧紧,否则接触电阻增大,热元件温升增高,会引起热继电器误动作。 + i' n/ c) ^+ q* U

    ' v0 o) J8 |, |$ X6)自动复位的热继电器应调到自动位置,保护动作后经3~5min后会自动复位;手动复位的热继电器,保护动作后应当按下复位按钮。 . g; U( `- Y1 I! y& W

    ; N4 ~! d8 S5 |/ k; K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9-15 01:34, Processed in 0.065212 second(s), 23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