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5|回复: 0

[日常保健] 嘉高喜和|这些错误的急救措施很多人还在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 16: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日,一则因错误急救导致患者休克的事件在网络上传开,其中一名网友的评论:“动作不对也比不救好吧!”引起了众人的热烈讨论,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反对。究竟动作正确与否是否真的会有性命之忧,急救协会的专家作出了解答:急救需正确对待,因为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在短暂的4分钟内挽救一条生命,但错误的急救方法却很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9 x* a7 `, s9 K% T
- g( y7 @& y$ b3 k+ Z5 k& X  
1 u* z! A) h$ c5 `9 d8 g+ d; S7 ?/ ]3 X) A, h
  以下你以为的急救措施其实是错误的!
7 N3 S8 u' ^: f
1 j5 ?% V5 P! ?! n3 ~  一、处理心脏病发作:遇到有人心脏病发作,嘴对嘴是错误的。正确方法是:使用胸外按压。只有在对方虚脱或有接近溺水、药物过量、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下,才使用嘴对嘴。! G2 w! t# o* S' g& z$ o7 `

6 z" n$ _6 a4 {1 n; j  B  二、处理脱水:给脱水患者喝苏打水或者其他东西来缀饮,不仅不能让患者摆脱痛苦还可能会让他们的健康状况恶化,给脱水者喝水即可,切忌用饮料。2 E5 s5 s0 C. g! h

, m5 V$ t# H2 e# q  三、处理瘀伤:很多人以为遇到瘀伤直接将冰块敷在皮肤上即可,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在皮肤和冰之间放置一层薄薄的屏障,冷敷20分钟左右取出,再20分钟后重复冷敷。  {0 i- M- Z4 T0 T9 ]: W2 H$ ?

- Z6 A% t# m: b: h: ~5 h" i  四、处理窒息:遇到窒息情况时,按压对方肚子,可能会导致患者无意识伤害自己,而且还会引起食物(或其他任何东西)进一步进入食管。正确的方法是:站在对方后面,用胳膊搂住对方腰部,并用手掌踵在对方肩胛骨之间捶打5次。
! _% Q' o4 y: u1 d. u& a- Y/ |7 }5 j/ W% H( a
  五、鼻血:流鼻血时不能倒过头,因为血液会流入喉咙后部导致咳嗽和呼吸困难。此时,应将头部保持在中立位置,下巴与地面平行,并捏住鼻子。
/ ~( z+ A+ y& i9 j, Q0 o
6 d( X1 p- M5 F2 A0 {; J  正确的急救措施能让对方即将停止的心再次跳动,但错误的急救措施就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从而危及他人的性命,这就是嘉高喜和专注急救培训事业的主要原因。
$ {; _0 \9 V4 c3 q! t- j6 ]
' Q% U( u+ F. C% A( m6 E  嘉高喜和AHA培训中心,不仅拥有专业的培训团队,还积极争取到了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官方授权,其推出的HS(Heartsaver)社会大众急救培训、BLS(Basic Life Support)医务人员急救培训正是人们正需要的两大核心课程。多年来,嘉高喜和持续为社会大众与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急救培训课程和大型急救知识讲座,致力为国家培育出更多CPR(心肺复苏)技术的优秀人才,为大众普及正确急救措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急救意识。: @  n# v: z* p/ Q5 {: e

" _! ]6 F  ?( U* k  黄金4分钟人人都知道,但知道如何正确把握这珍贵时间的人却不多。救死扶伤本是件应该赞扬和倡导的事情,但措施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性命安危,因此8个小时的急救培训必不可少。* k8 B3 V: F& o0 C. G

6 c" b: S8 f, \7 V) t  好在,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家庭都对急救越来越关注,也许未来“抢救成功,脱离危险”的声音会越来越多。0 c$ c% g+ N& X7 m+ u
$ |% ^# u+ l7 J+ O4 y
  ' Q( d0 }0 O! C! H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9-9 15:31, Processed in 0.072045 second(s), 20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