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610|回复: 0

[文化] 谈妈祖与孝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5 22: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中国传统文化上来说,孝文化包括尊敬、诚信、慈善、恭让、仁和、礼谦、宽恕、贞廉、正直、勤俭等美德范畴;从现代的角度说,孝文化的精华包含了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同情弱小、扶危济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困难、奋发有为等美德范畴。妈祖精神中的孝文化,既是传承文化传统所阐释的内容,又能化育子孙后代的道德养成。# I, x! m  `+ W" @. T# l" l  [8 W
  孝亲敬老的道德观念不仅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而且就象血溶于骨髓一样溶于民族意识,成为一种社会公德乃至美德,被社会所公认和奉行。妈祖精神中具有很具体的孝文化内容。
& V/ I% `6 I6 M' r0 Y6 F9 P- P  u' M+ K  《天后显圣录 湄屿飞升》一则,写妈祖预期升天的日子到了。就向诸姐告别。妈祖谎称自己“心好清静,尘寰所不乐居”,趁着重阳节要去“登高”。家人只知道她是要“登高远眺。不知将仙也”,就没有更多的顾忌。而她却把生离死别的痛苦留给自己,直到她“油油然翱翔於苍旻皎日间,众咸欷觑惊叹”。她事事为别人着想、分忧、深含着传统美德。# o7 }1 x" u4 V# \/ [4 i6 W! M
  《论语·为政篇》曰:“今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对待父母仅仅能够做到赡养就说是孝,而心中没有“敬”的情感,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侍奉父母,要和颜悦色,不能不恭,更不能给父母耍态度,给脸色,而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只有从内心里对父母生有恭敬之情,才能做到,否则,只能是“养”,而并非是“孝”。妈祖在升天前对家人的言语就是这样的真孝,她怕家人和朋友担忧,是从内心上有恭亲爱友的观念。(修懿)
- X5 k% V- S( j5 w9 y% U/ u9 A
$ g2 U* J% ]4 ~$ Q
9 u5 E, Z+ K6 d* f! {5 p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4-30 01:50, Processed in 0.062845 second(s), 24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