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28|回复: 0

中鸿财富:权威回复未开征遗产税!投资财富可被全面继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9 18: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球已有100多个国 家开征了遗产税或对遗产课征其他税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 家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1%。我国是否开始开征遗产税?中鸿财富为您解惑:财务部官 方回应,目前未开征遗产税!* C; E- ?) m6 Q# I5 Q" B
  ( F2 S4 J( x6 I/ G6 a) f6 @2 _1 y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理论上讲,遗产税如果征收得当,对于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有一定意义。1 G1 [- w& d" H# n
  
7 x4 X7 J5 n$ m$ C7 S5 X5 r  10月17日,财政部在其网站公布《财政部关于政协十二届 全 国 委 员 会第五次会议第0107号(财税金融类018号)提案答复的函》。该函回答了全 国 政 协 委 员段祺华关于遗产税法律法规修改的提 案的相关问题。
: ^- G( K. ]& b; a/ b  - K/ r6 w# `5 I* r0 L
  财政部答复函正式回应了这一问题:我国目前并未开征遗产税,也从未发布遗产税相关条例或条例草案。
# Y- A7 Z2 [$ P3 k  
$ G7 W3 ?' Y- m3 C! g  此次财政部在给全国政协委员的答复函中还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一直在认真研究相关问题,收集、梳理了部分国 家和地区遗产税通行做法,并积极关注相关国 家税制发展趋势。
3 q- K4 X9 B+ _% P  T& b9 z1 l  $ j8 D" t* l/ Z# \( N! R" \7 J
5 }8 }7 O- c; f. P) `- R) T
  4 ?/ j) m* n$ |# b2 t
  财政部表示,从研究情况看,遗产税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征税范围复杂。遗产形态多种多样,既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也包括银 行 存 款、现 金、股票、证券、古玩、字画、珠宝等动产,还包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开征遗产税需要全面、准确掌握居民财产信息,以及遗赠、继承等具体情况;二是征管程序复杂。遗产税需要对各类财产进行合理估价,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从事相关估价工作,征管中极易产生争议,争议解决程序通常也较为复杂;三是征管配套条件要求高。开征遗产税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征管条件,如不同 政 府 部 门的紧密配合、对拒不缴税的纳税人在法律中做出税收保全和强制措施制度安排等。
8 ^/ K7 z% s0 |$ A) M: `% T3 y" U  
; J- N# o3 Y  F  中鸿财富带您解读,从近年来遗产和赠与税的国际发展趋势看,征收遗产和赠与税在调节贫富差距的同时,可能会对一国的经济特别是国外资本流入和国内资本流出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否征收遗产和赠与税已逐步成为国 家、地区间税收竞争、吸引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部分开征遗产和赠与税的国 家和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取消或弱化该税种的趋势。' \$ k5 p4 q  u
    
+ f  T( }3 h9 r$ ?3 L  遗产税可以说是引导全球富豪迁徙和财富配置的指挥棒。一个国 家若有过高的遗产税,会导致本国高净值阶层移民,最终导致财富资本外流。
# P; w% k6 `% p. U9 A3 N    ^0 o0 Q- p$ n" H4 w
  虽然现在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或对遗产课征其他税收,但是取消遗产税已经成了全球的主流趋势,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
. l& a2 k' D/ {6 m
- v5 K9 `# i* z! ^( d3 R! T中鸿财富提醒您:遗产税取消是大势所趋,投资理财,保值增益,合理所得财富可由直系亲属全面继承,今日投资对于后代大有裨益,长线投资势在必行。8 t/ n4 C+ r- O, [0 r( ]" @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9-11 09:45, Processed in 0.073744 second(s), 20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