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 L$ E8 \- V5 [6 \6 h9 O/ D/ G1 O8 [# x7 H2 [6 f) b
夜幕将临,我去街边商店买些零食。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我站在路边静心等待时听到了一对母子的对话:“妈妈,老师说红灯亮时,不能横穿马路呀!”“交警不在。”顺着母子俩的对话望过去,一位母亲正推着自行车,孩子坐在车后座上,旁若无人地闯过红灯,走到了马路对面,远去了。没能听到母子俩再说些什么。片刻后绿灯亮了,而此时我心中的红灯却没有熄灭。 $ D% g+ C) {( H- a0 B
" Z, U# R2 J! [5 Z. p/ J# x. ?; p 交通有交通规则,游戏有游戏规则,婴儿早期教育人总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刚才那位孩子看上去大概只有六七岁,在学校里,老师教育他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这一交通规则。他把老师的教导牢记在心,遇到“红灯亮”时知道要停下来等待,可是那位母亲的一句“交 警不在”,就堂而皇之“吞噬”了交通规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此教育,试想孩子下次遇到“红灯亮”时,还会自觉停下来吗?广而言之,规则意识在孩子今后的成长中将会被淡化。孩子不遵守规矩,怎能健康成长?
( j: u3 a4 O8 P. Q' t! \4 E, Y: p) \& L# Z8 G! z- I. B! c
哈佛大学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场意外的大火,烧毁了学校的图书馆,有很多古书被毁于一旦。一位学生曾私自把一本古书带出图书馆,当他得意地把这本幸免于难的古书上缴给学校时,情理之中的表扬外,学校还是做出了将他开除学校的决定。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7 Q% @" Q: j6 ^ X
& G5 `3 D/ I& @* } 遵守规则,不需要时刻依赖有人监管,它需要转化成个人内在的素养,那位母亲的做法,给孩子留下错误的认识:规则,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遵守的。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中诸如道德、法律等的约束,都变成了一纸空文。然而在孩子的成长中,一旦失去规则的监守,那么还会有什么不可逾越的行为呢?$ t+ @, N l- \, R
8 A9 P( W* b5 \( i. W4 A# N- \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应用规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自觉遵守规则,明白世事的孰是孰非,这样,不仅有利于其健康成长,而且整个社会也会变得更加文明、高尚。如果规则是一滴水的话,那么孩子收获的将是整个海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