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j8 h: N% H/ E3 J/ T
机械手表的走时精度不能通过校正来达到或保持 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机械手表的走时是在不断的变化的,相对一个发条松紧的状态,一个固定位置,一种温度下它可以暂时准确,美度指挥官系列但是相对于另外一种情况条件,就会有变化,马上就不一样了。; o; }7 y) D0 e) @ d8 h
* D% T5 S- s2 y: s' e \
机械手表3 q% c$ ]- X8 G X8 O
$ h0 E' o1 ?: t 也就是说,即便是把手表校正的一秒不差,你发现它也不会保持下去,精度永远是在瞬时和波动中变化的。况且,对手表精度的影响还有其它的许多因素,我们看到的手表误差只能是个实走的和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误差。 C* X' f, `3 O W# p% I' [
+ [' \( b N6 C3 z9 N6 r& J
& S8 t2 F2 g7 s% Z1 g* r, k' _4 N
手表在发条满弦状态时走时精度最好
$ T6 a; ~8 s) a" Z( o }
1 x7 O& _4 K7 S+ s5 a 要想让自己的手表走时准确,就一定要把发条尽量上满,这个对于自动手表更为重要。因为自动手表的发条旋紧的程度和你的佩带的时间和佩带的运动有直接关系,前提是必须保证有一个足够的运动量。
9 R, Q" A4 X$ y- f4 L5 `
: f L, R3 `3 W" Z8 L
1 \4 d8 |1 J" v# t! Z' M# @9 W* |9 s& s; N& E
不同的位置下手表有不同的走时精度
- e+ K5 w& m6 _* v
! h6 y& N5 i" A' d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手表位置误差,比较好的手表出厂时要在三种温度和五个方位下进行测试,五个位置分别是:面上(表盘向上),面下,把下(3点下),把左(12点下),把上(9点下)只有把右的位置(6点下)是不常用的(除非你把表带到手心一面或右手上)。据统计,多数人,在一天内手表面上位置使用时间为35%左右,把左为30%,把下为25%,其他位置10%,所以,利用手表在不同位置走时的不同的精度误差,可以纠正手表的快慢趋势。, K8 x; V0 I1 e1 Q! j: m G
0 R9 f' r- \- y7 U) i 先做个观察测试,然后记录下来
}( `% p) |" s# I
# J, C7 c; F. a; w 测试方法很简单,需要给表先上满发条,再用一个标准时间对准被测试手表的时、分、秒,让它们同步,然后先放置在平面位置实走24小时后,再用标准时间比对误差并记录下来。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对手表的面下,把下,把左,把上位置进行实走误差测试,并记录下来。
7 D1 D1 v) w+ n
m6 J" f4 Z% d( F/ P4 Y 举个例子:静态测试结果是:面上 +20秒/日、面下 +20秒/日、把下-5秒/日 、把左 +25秒/日、把上 +10秒/日,结果手表实际佩带走时误差为+15秒/日。5 n. H3 g% V4 f) f+ j
$ s1 w& e8 }! {5 }/ k
1 k( Z$ d- H2 \
`, K7 B5 s- x& _ 晚上脱下手表选择手表放置的方位来纠正误差
( O8 p1 P+ `9 D1 G" O) T- P
% ?) R0 }" @0 @* v+ b" d 拿上面例子中情况来说,很明显,应该晚上把手表表把向下放置,才能有助减少手表走时的累积误差。只有对手表产生误差原因和自己手表误差特点有个准确的了解,它才能更好的为你服务。
# j. x9 x( r! M# e#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