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7|回复: 0

[职场杂谈] 车上最没用的配置,买回去当摆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3 23: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S, c9 o" i2 G- |
7 q2 s' A6 H: \$ n) C花里胡哨的配置总能勾起我们买车的欲望,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他们只会上下班开开车,除了踩油门换挡动作之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研究车辆复杂的配置,用车需求量不是非常高的消费者,就要考虑筛选车辆配置。把一些没有用的配置隔绝在选车清单之外,逆变器让有限的费用产生最大的价值,是选车的主要素。& `/ ?+ r! u$ y8 r' f, H
) ^% X* x) O- j" ~7 I2 M

' U3 f: V- p7 P4 Q. G其实车辆的配置或多或少都有人喜欢,比如说自动启停,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就是鸡肋,尤其是对于那些手动挡车型来说,配备了启停配置基本上就就是鸡肋中的鸡肋,用不上不说,徒增产品售价。
( d9 p7 h# ^$ I. Q9 l4 \- [+ J5 ~( `# T: s
当然对于那些高端车来说,NVH做得好而且有着稍大排量的发动机,那么启停系统就或许还有点帮助。
+ b, \6 m0 C' B. x7 I6 [8 O) j1 ^$ t2 J9 y" K: U

' X0 u2 _% G1 v- [
6 B# R$ u: k* u8 k+ L% Z' i, D' X5 c6 H# W  h
至于天窗这种完全属于附加值的配置,有人喜欢有人厌倦,美国吊卡机构数据显示,美国的消费者天窗使用率不足30%,低到可怜的天窗实用性可以说相当低。
" l0 o( G5 [3 X+ [9 h. b5 a; C7 H( I
日常用车环境比较局促,上车就大火走人,下车就熄火停车的用车习惯,没有人会花上几十秒再去感受下天窗带来的生活乐趣,当然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是为了享受天窗带来的不错采光率。
: Q% U& h" w  z5 Y6 Q4 y9 R) ?7 s4 l+ L9 y/ g& {5 K
至少说到这里,启停与天窗这类配置还有人用,也能满足一些人群的用车需要,但是下边这个配置,可以说是最无用的配置,买回去当摆设,却都还要加钱买,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
5 a0 U5 b5 ?& e, J
5 B2 u; R5 Z- {' p9 |- T; g5 ]! L1 q7 i! H
; M' b, `3 z" W0 I" T8 Q
那就是车机/车载导航,在这个手机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有几个人会上车使用电脑做导航?而且我想大部分消费者用车机仅仅是显示倒车影像。至少我这种工科男,钢铁混凝土直男对待车机是完全不感冒的。
$ z( D$ f% J: H3 X' ?0 j0 V; X, }6 f5 Z1 _' l# W, V" j
什么手机互联、百度carlife、生活圈这种鸡肋到不行的配置,上车从来不用,当然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用车习惯,对于车机,使用率恐怕要比天窗还要低,与天窗不同的是,车机要是不用的话,就真的没用了,除了在朋友看车的时候,能来一句“你这车还有大屏呢,真爽”之外,没有一点用处。
5 q# t# [7 ~  _) G& W  h  K* l& [( `+ L( c6 ?& {. c

& [- t8 ~4 C& l0 }
1 ^3 C: b8 P5 @我们正常导航,打开手机导航就能轻松使用,不仅准确而且灵活性强,听音乐就用蓝牙连接车辆,在我看来这个车机,除了用倒车影响之外,根本毫无用处,对于一些老司机来说,甚至倒车影像都不需要,四颗倒车雷达完美解决问题。
0 @5 w5 m3 _3 W4 T! m
: M* p/ o) D9 _9 X9 p5 K所以说在我看来车辆最鸡肋的配置,除了车机之外再无他人,因为车机基本上都是车企外购而来装备车辆的,不仅仅成本高昂,而且用途实在是太窄。
: }4 I' k3 ?, M; D) z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5-4 08:45, Processed in 0.051127 second(s), 20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