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q! s) x0 J, z5 Q0 G0 Q
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手势、表情。如果孩子爱说话,大人噘噘嘴;孩子做小动作,家长招招手;孩子打瞌睡,老师敲敲桌子等,都能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暗示,是无声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早教视频下面4种情景暗示能在你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所帮助。
5 A0 Z) S- a0 l! _! a" m
' [; u1 b2 K2 q* j& H5 n 1、眼神暗示 u6 F; h _1 `: [9 Q: P: D
* C8 _+ b$ R L$ \
吃过晚饭,爸爸给东东讲故事。讲着讲着,东东的双手搞起了小动作。爸爸没有停下来,不过他用眼睛紧盯着儿子的小手。不一会儿,东东“醒”了过来,双手安静了。
5 V& [: R3 s2 I1 ?) S: e* M
' U/ I L+ X7 T. g' g/ t 解析: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比语言能更细腻更清晰地表达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说的话,所要表示的态度暗示出来。
, I) Q/ Z0 Z9 K- A5 p# f1 e& b6 y8 G$ v M$ ~! _& B2 ~
2、表情暗示3 Z" P, r0 E& Y" O- x- ^# P
9 b3 J# J( I# A) |0 ~: C 家里来了客人,瓜瓜有了小伙伴高兴得忘乎所以,发起了“人来疯”。他一会狂笑,一会尖叫,连爸爸的眼神也视而不见。于是爸爸猛地皱起了眉头。这下,瓜瓜总算看到了,声音也降低了不少。( j/ ]: Z; @% r- e H9 u4 t0 M
) R1 m8 Q M: s- I6 n: R3 G 解析:表情比眼神表现得更明确,人的表情能传达多种信息,比如肯定、同意、可以、不能、不该等等,形成刺激,使暗示对象作出反应。孩子做了好事,你对他赞许地点一点头。孩子经过努力,解开了一道题,你对他会心地笑笑,都是一种最好的激励。& y# j; W; s C' ?" W: ]7 {
* h- h. m/ ~0 w) a e; h8 }3 n 3、言语暗示6 ^$ O* g/ Y) h l1 y% ^$ Z# O) A
- c: C U1 f3 x6 ~9 {5 M2 M 浩浩早上起床后从不叠被,妈妈提醒过几次,但效果不理想。一次,妈妈告诉浩浩,今天遇到楼下亮亮的妈妈说亮亮真乖,每天总是自己把床被打理得整整齐齐。浩浩听后表面上不以为然,但渐渐地自己动手学会了叠被。) z" Z' E9 Y4 g& y( u/ R
; y0 B" v# f& n- K: ^- t 解析:既然是“暗示”,就是不用言语直接表态。当要表扬或批评时,而采取一种迂回的方法,用讲故事、打比喻、做比较等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点”出来,让孩子心领神会,在一种柔和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6 _7 D' I4 o& o
; Y( y6 a- @+ ]6 T, d7 [& E 4、动作暗示
! B( q1 q$ R# Q0 l8 x% C3 K- N( s0 x
周末,晚上9点多了,小飞还坐在电视机前。妈妈一言不发,却站起来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铺开,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床休息。无声的语言提醒了孩子,小飞马上走进了自己的房间。7 R- N _9 [4 J/ R
" V1 [/ @+ a5 V0 ]2 k$ u/ x2 D 解析:动作暗示就是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从而教育孩子。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发现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面对孩子做几个挺胸的动作,并书写一两个字,让孩子接受这些暗号,他就会学着做出反应。小孩子需要大人的爱和注意,特别是父母常常口头上赞许他的好行为,或亲亲他、拍拍他、搂搂他,这些点点滴滴表达了对他的感情和鼓励,从而建立他的自信。7 }& ^/ Z9 I8 ]) r+ `; Y( j$ r
& u+ ?# | a1 J1 W. t5 K'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