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0 月15日)BK资产管理的外汇策略总经理Kathy Lien最新撰文,对当前汇市主要货币对走势前景作出分析和预测。其观点具体内容如下:更多资讯参考外汇开户
& f/ Q T2 N. a3 v( Z a* L
* Z7 Z" `6 J2 j. J3 T& d; b
过去的2个交易日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逾1300点,标普500指数也下滑逾5%。上一次出现这种幅度的跌势是在2月份,也就是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的那一天。但这两次下跌都是短暂的,随着周五(10月12日)股市跌势的缓和,令许多投资者怀疑本次买盘会否以上次同样的速度回归。$ P0 F# N9 {9 ]
: x/ W" ?4 Z1 S: I% c. j1 t' N2 |. W
近期美元走势疲软,主要因投资者把股市跌势和美元走势密切联系起来。美联储(FED)今年已将利率上调了75个基点,预计将12月份将再度升息。明年市场将开始定价第三轮紧缩政策。就连“鸽派中的鸽派”(美联储委员埃文斯)也认为,美联储需要将利率维持在中性区域上方50个基点。 x, i$ r+ d8 @; t% N2 _' c0 y' H, H
7 F: z6 O- i8 O! P& V
然而,包括美联储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中性利率到底是多少,但本月早些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我们距离“中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意味着中性利率至少在3%,因此中性上方50个基点的利率意味着3.5%。尽管达到这一利率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投资者担忧,这些升息将引发一场经济危机。
+ |6 @; ^8 \" X
- L6 ~: U3 l# {* b: P+ Y& k9 q7 ?/ x
我们知道,利率上升对房地产市场而言是个大问题,但贸易战担忧加之利率上升,使得企业和投资者更加保守,这可能导致美国股市持续走软。过去的2年美国股市表现良好,近期的跌势给了投资者一个很好的理由来减轻头寸。基于所有这些原因,股市买盘可能不会很快恢复。5 h3 |# p8 T C2 C* h4 ]
' O- |- G/ x* m" Y+ ~
然而,股市的暴跌不应改变货币市场的走势,因美国经济的萎缩对所有国家都是不利的。如果股市的抛售是源于美国利率上升的前景,那么美债收益率的上升应该会让美元保持吸引力。美联储仍应是明年最激进的央行,而目前美国经济疲软的迹象已微乎其微。上周美国通胀和消费者信心意外下滑,但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物价压力依旧很大。7 n: M0 M' P/ t- B1 P0 W
* x% g! o. A3 \# t7 t3 }
本周对美元的真正考验将来临,美国9月零售销售和美联储会议纪要将公布。如果数据显示消费者支出强劲,则美元料继续反弹,因投资者会意识到美国经济的优异表现。与此同时,预计美联储会议纪要也应该是鹰派的。如果美元/日元延伸跌势,则将于111.80/25区域获得支撑。- {- V; g) w. b; m! p; g
1 A/ }4 ~0 z$ W* m% s. l
随着上周五股市的回升,其他主要货币兑美元汇率均有所回落。过去的一周欧元/美元寻获底部,但现在宣布多头胜利还为时过早。汇价的反弹是温和的,尚未获得经济数据的支撑,汇价并自20和100日均线受阻回撤。尽管德国的贸易顺差增加,但进出口均下降,且工业产出萎缩。我们开始看到德国数据的疲软,这可能会对本周的投资者情绪(ZEW)报告产生负面影响。
8 E, T+ N- R# u0 F! Y
! Z$ C/ u! m8 ^8 I( Y- x' ~! h
欧元多头接下来唯一能依靠的是欧洲央行(ECB)官员的鹰派言论,因包括行长德拉基在内的多数官员一直在谈论通胀上行的风险。尽管上周油价下跌,但长期来看原油市场仍较为强劲,且欧元走软推高了物价压力。这一信号不应被忽视,因欧元持续疲软的时间越长,通胀上行风险就越大,官员对此讨论的声音就越大。
3 [' u9 m3 }6 Q7 o }3 P( F& D 5 x4 p+ @% k. I: j' |! g
英镑的焦点仍是英国脱欧,而经济数据仅是分散注意力。上周公布的英国疲软GDP和贸易帐对英镑汇率影响很小。而在欧盟首席脱欧谈判代表巴尼耶表示可能于本周达成协议后,英镑/美元一度企稳反弹,但之后因报道称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不会同意被困于关税同盟,汇价反弹失败,并自1.3257高位大幅回撤。
6 B9 J! G- x, C& K) z - T7 V6 p0 Y. Y9 ?( K
本交易日亚盘英镑/美元开盘一度跳空下挫,但触及1.3077相对低位后略微反弹。英镑走软主要因英国脱欧相关的担忧重燃,上周末的谈判似乎毫无进展。: I' X5 ?' u3 u8 J; W! x2 |1 }. m9 Z; O
5 i, y4 `$ _- g% X! j3 I7 t6 `/ P/ n- y! A; v+ f; |$ [
1 R3 k( k0 f i5 \7 l. v9 K&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