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回复: 0

[职场杂谈] 合理信贷,让生活更美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1-3 11: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伴随着消费升级,国内的消费文化也在发生变革,负债消费、信贷消费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消费金融也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整个行业。9 C- t7 h1 `4 E% c4 T# F' L

9 I. [- w, Y3 ~( c. @% Y6 f: w1 T# ^5 i; P
所谓消费金融,指的是向消费者提供包括信贷、保理、租赁、赊销等在内的金融服务。其中,个人消费信贷是指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短期信用贷款、综合消费贷款、旅游贷款、汽车贷款等。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外,近年来各类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也逐渐为消费者熟悉,包括京东白条、微粒贷、花呗等。2 F1 Q5 M' x1 W

1 D" b: Y3 q" }" c7 y/ p' R4 c
* p7 b6 y  L6 u! ], ]不过,由于消费金融具有负债消费的特征,过多的负债、过高的杠杆易引发个人债务危机,甚至影响家庭。那么,应如何看待消费金融,它生存的土壤还在吗?+ _/ i+ b6 Z; x9 K3 B) D

$ y" ^* e1 }& K2 M: R
6 i" ]4 f1 v9 f. H+ @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一种创新金融工具,消费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密不可分。随着人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外加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消费形式和消费观念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消费金融服务恰好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在业务下沉覆盖方面的不足,在迎合国家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鼓励消费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政策的同时,快速适应并满足了人们对新消费模式的追求。
' M7 R5 h$ T5 W+ G0 g. j7 _. O% Y! N+ _, l6 U7 _7 i0 {

) C6 \* r9 N  ]金融工具本无罪,应理性看待消费金融产品。合理借助金融杠杆进行消费其实也是无可指责的,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很自然地要借助金融工具生活,未来贷款买房、买车,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的介入都将很常见,作为社会精英,在走出x牙塔前学习相关金融知识、合理实践是必要的。
+ ?1 o1 U( g! G  t7 P; B* i( F
" x0 m! k  F7 O# T
' R, K, D7 i0 W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阐释了消费金融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一个中国老太太,60岁时终于挣够了钱买了一套房子;而一个美国老太太,60岁时终于还清了购房的货款,而她已经在这房子里面住了30年了。
! d% D2 V! Q# _/ z& Y
9 I7 s3 K; F; ~" A2 {% n$ B7 [
* B, N3 y# \+ g& D! L. n“这其实就是花未来的钱,圆现时的梦。”有分析人士指出,只要合理借贷、适度利用消费金融,合理的负债不但不会增加家庭风险,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家庭的财富,提升生活品质,完成人生梦想。
+ g4 _, d, ^( d& V
, w" A# w% J2 H& W5 _) L  @) P) W/ U% T0 I. ?* H" I
那么,负债的合理度应该如何把握?据理财专家介绍,在美国,银行在考虑一个消费者的资产安全时,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家庭负债总额与家庭税前总收入的比值,最高应控制在38%-42%。家庭的负债包括汽车、教育、住房等;另一个指标是房产金融负债额与家庭税前总收入的比值,一般在28%以下才被视为安全。
+ j! @( H% ?0 Y% V3 m9 C
; l2 k  m3 I+ v2 z$ A! z" ^
/ s; u  D1 x/ R也就是说,一个家庭要保证资金安全,在只有银行贷款这一种负债的情况下,每月用于偿还各项贷款的费用,最高应控制在家庭月收入的38%-42%;而每月用于偿还住房贷款的费用,不应超过家庭月收入的28%。
" j5 F: k8 Q8 _. i2 I& C
- j2 D& U3 O2 I' }0 }; {9 f+ O( g: k2 Z
专家指出,在负债控制在合理范围的前提下,消费信贷系统消费者可合理利用各种消费金融产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比如京东白条的低息分期付款、花呗的免息透支等,心仪已久的苹果手机、轻薄的笔记本电脑、给爷爷买的高档椅、给奶奶买的高级助听器、摄影发烧友的顶级单反……这些品质消费品将不再遥不可及。
/ h; f; J* p+ [/ y, Q+ A/ l! _1 F+ _: T: c* Z  I' `
消费信贷系统http://www.hurongsoft.com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9-14 17:22, Processed in 0.084313 second(s), 23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