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19-4-28 08:55 |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
Z, l+ l0 U9 l4 P% i6 Y. \
7 e9 w. f$ {, I1 K) H 刚开学的教室里往往会有这样的场景:孩子们七嘴八舌分享自己的寒假见闻,好久不见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可到了正式上课和自习的时候,孩子们却“打了蔫”:有的孩子显出深深的疲惫,似乎是还不适应早起的学校生活;有的孩子则完全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业上,学一会就走神了。这些表现就说明孩子很可能患上“开学综合症”了。( F- n1 ~5 C$ O$ h( C7 e
: |6 b1 c: L0 c9 z" \* L 具体表现:在生理上,有的孩子表现出失眠,有的孩子则表现出嗜睡,还有的孩子产生了头晕恶心,疲倦腹痛,食欲不振等表现,而这些表现并无身体疾病层面的原因。在心理上,“开学综合症”则表现为厌学、焦虑、上课走神,以及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
7 N! R) y1 r3 M7 U0 @5 [# t$ s8 S/ G
1 m0 p6 y8 I/ E. v4 `" ~ 面临新学期的学校生活,孩子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开学综合征”,家长们首先要明白:面临假期到开学的过渡期,孩子面临着从生活作息到学习,到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环境变化,尤其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适应能力比较有限,出现这些不适应的表现很正常。+ c$ n- n. \1 m0 F4 S0 \$ I
. r) n. D9 c! S6 Q% ~
身:身体适应开学0 }6 H5 P& Q4 o, O6 X( ?
, i; _8 A7 H, d; Z6 M; b" N9 e 1.调整生物钟,规律作息% ~: a$ C$ w# |; e
: e) y# j* G8 H @( T! X3 _
寒假的时间安排相对放松,而开学后的作息相对固定,生物钟的调整就让孩子陷入了“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的境地。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逐渐调整:可以先固定早上起床的时间,晚上到时间营造休息的氛围,让孩子远离电视,电脑的刺激等,然后督促孩子按时上床睡觉,睡觉的时间可以逐渐往前提(比如孩子在假期的时候习惯了晚上11点半左右上床睡觉,开学后,不妨先训练孩子11点15就关灯睡觉,过一周后再逐渐提前到11点,直到恢复上学期间的正常作息)。
. Z1 O" F1 l, ?6 D u3 W2 I4 ]4 a& h Q: c- j& u# C; v
生物钟的调整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这是很正常的,也是身体逐渐回归到开学节奏的过程。
a4 X( x9 {, ^# M2 S) d" x( h( T( b. y8 a
2.合理膳食、饮食调整# _: v- e: V w* A
5 y+ K! c$ ^3 V4 G8 i- e
对于孩子一开学表现出的食欲不振,疲惫困倦的情况,家长也可以在饮食中做以调整。对于孩子在寒假饮食的不规律以及可能营养过剩的情况,在保证给予孩子足够营养的同时,家长可以适当准备一些清淡爽口,利于开胃的饭菜。而对于早饭来说,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加剧孩子上午的困倦,更多蛋白质的摄入是更好的选择。& S) W- k+ q- p, e @' o0 ~+ v
4 z) O: X- |! K. E# z( V
心:内心迎接开学 W! A( @& Z% J9 J, H" {5 r
4 R4 U; C* ^- d7 L" O3 K' k7 H( |" |9 @3 }
与生理上的适应相照应的是心理上的适应,只有孩子真正接受了新学期的生活,对新学期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足够熟悉和投入,孩子才能顺利完成新学期所带来的挑战。 s# d2 P7 l d6 B7 M
$ J% {. Y( q( I" ~9 v
3.准备开学用品,营造仪式感
9 f' H( T# t7 X3 ~& \
+ o5 S. t& z) m: L& v6 P. l8 V 仪式感让平常的日子变得不同,行为上的不同,来提升内心的评价。比如晚上吃完饭后,孩子把书桌收拾好,6点半准时开始写作业,如此坚持下去,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就是一种仪式感。而开学后,不妨也营造一些新学期的仪式感,让孩子从心底里感受到开学的氛围。 l X; Q4 k4 f4 d8 u
+ u8 M0 c& G$ m; t' O2 n 比如开学后买新的笔记本,和孩子一起把新书包上书皮写好名字,准备新学期每一个科目需要的笔记本,错题本等等。这些行为看似很平常,但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感觉,那就是:开学了,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要开始新一阶段的学习了。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新的学期的生活来说,开始的仪式感就会给孩子带来庄重的感觉,给孩子带来学习的动力。7 p5 r; A8 y+ X
9 ?7 U" E; Y0 P
4.制定新学期的计划
- ^- g/ w5 ]3 E; y, X6 k7 n3 Z0 y" T* ]. h
新学期计划绝不是简单的“本学期我要好好学习”这种泛泛而谈的计划,而要是可以整个学期鞭策孩子,家长可以进行监督的实实在在的计划。* `. r* t: A' h2 Z
^2 e X) F) G3 Y 制定计划的SMART原则:
+ Y2 i: s5 W3 h0 U2 b, ?& X& J. ` ^& H/ X6 V# g; z
Specific(具体):比如好好学习就不甚具体;每天按照老师的要求写好作业,错误率在80%以下,就是具体的计划。
7 x0 E3 k) \6 f; h$ e) T) h
2 {& R( @ {! L Measurable(可测量):计划要有标准去监督和反馈,比如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 P( r4 n9 d" z
! g5 Q! |3 y5 K5 ~( u" M
Attainable(可达到):制定的计划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恰当拔高,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
7 i0 V/ ~. d& f+ V4 K7 J
3 j7 P3 B: f. i. @ Relevant(相关):增加孩子和计划的关联性,比如向孩子强调计划本身和完成的过程。/ |- b0 |0 ] K+ j( S" i! a
+ G# d4 t0 E9 w; S& }3 |
Time-bound(有时限):计划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比如限制为本学期的计划或这个月的计划。
- R, u0 [7 j5 K' W2 f9 O- }4 g' H+ E2 c( |/ Y4 p7 t0 l
而在制定新学期的计划的过程中,要发挥孩子自身的积极性,家长起辅助的引导作用,即使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家长也不能代劳,而是要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帮助,和孩子一起讨论。' }1 B7 X( x% [9 u7 y" v' w
) B5 i9 N3 f! O! J 5.关注孩子开学的心理变化# a, G$ O5 [2 L, g0 A) ]5 r
: J- C Q( t- N7 E( k 很多家长可能都会听到孩子抱怨“不愿开学”,但原因却各有不同。家长可以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勤于沟通,才能“对症下药”。听到孩子说不愿开学,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孩子不愿学习呗”,但实际上,有些孩子可能并不是抵触学习,而是在学校与老师或同学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单纯不喜欢学校的环境而已。$ Z- S& F% \$ @/ r; t; g
/ O# t7 O4 [; k9 a8 o 因此,开学季家长不妨多和孩子谈谈新学期,刚开学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学期都有什么计划和安排等。上学并不只是学习,还包括了在学校进行自我管理,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往等过程。我们希望孩子享受上学的过程,更希望孩子可以在学有所得的同时,发展人际、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多与孩子沟通,关注其情感状态,对于孩子的发展,尤其是新学期的心理适应是非常重要的。
$ H0 c: i$ j% S1 b$ e/ D
& o8 T; }0 ?/ { h “开学综合症”的背后,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病因”:身体上尚不适应开学节奏;学习动力不足;逃避人际关系等等。帮助孩子进行一定的身心调整,让孩子顺利完成从寒假到新学期的过渡,和孩子在新的学期共同成长。3 K# X; Z+ H: ~" {0 `* e- c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点击美国高中排名https://www.cambridgenetwork.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