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0-4-20 16:49 |
---|
签到天数: 19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冬虫夏草及其寄主昆虫的药用历史及发展现状
3 {' s( L+ ~/ _* }/ s8 w' a& w( L( l% T; O) S. p3 a. k7 U
. o7 n9 S! b, A( _. B* `5 O
3 T; i9 N1 V+ a- J! j
在我国,数百年前民间就开始食用冬虫夏草进行治疗和滋补,而关于冬虫夏草的药用功效也有许多的记载。较早的记载为1694年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所载: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之后的1756年,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记载:“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该书还对冬虫夏草的产地、食用方法和用量有详细的记述。1757年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一书也指出:“冬虫夏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其后《黔囊》、《文房肆考》、《四川通志》、《本草图说》等数百部古药书中都记载了冬虫夏草。
E! o4 R2 F( [" f- p+ T! s5 F/ p: p, X) u
我国把那曲虫草作为药材出口到国外的历史比文字记载的更悠久。从明代中叶(1400年-1465年)年间就从浙江传到日本,并在贵族中广泛食用。1723年由欧洲的传教士尚加特利茨库把从中国西北采到的冬虫夏草带到法国,由Reaumur在法国科学院的学士大会作了介绍,并登在会议纪要上;1943年,Berkeley鉴定了中国的冬虫夏草,正式定名为:中国虫草Sphaerisienesis;1878年由Saccardo归为虫草属Cordyceps,冬虫夏草的研究在国外引起重视,中国虫草也开始驰名于世。
6 S0 e# @1 S: x6 D+ L古代70多部中药学文献把冬虫夏草的功用归纳为:“能阴阳并补,治劳嗽膈症,诸虚百损;功与人参、鹿茸同,但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有200多部药书详细记载了冬虫夏草药效与用途,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功用为:”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随着国内外医学的发展和中药学在全世界逐步普及,近年来发现冬虫夏草的功用效果越来越广泛。
/ F, R4 z/ x: W! |6 i
+ J3 i9 d8 p0 K 而对于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蝙蝠蛾的记载,最早科学地描述它的是英国的Poujade,1886年在四川省的宝兴县雪山上发现一种蝠蛾,被他定名为德氏蝠蛾Hepialusdavidi;后来Alpheraky、Staudinger等学者分别于1889和1895年在西藏发现了暗色蝠蛾H.nebulosus(同种异名:泥色蝠蛾H.luteus)、异色蝠蛾H.varians两个种类。1909年Oberthur在法国的Armorica半岛上整理由中国西藏、四川带去的药材和植物标本中,发现一头蝠蛾成虫,并以该半岛名称定名为H.armoricanus,但在发表新种时说明,该种蝠蛾产地可能是中国川藏高原,因在半岛一直未再发现有该种蝠蛾分布;后来一直到1959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四川康定等地采到大量的蝠蛾成虫和幼虫,经朱弘复鉴定,与在法国Armorica半岛发现的蝠蛾是同一种,从而定名为虫草蝙蝠蛾,并确定为中国特产的冬虫夏草菌的寄主昆虫之一。; o6 @4 k- J$ Q
5 v6 y' C( W: c# @+ [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http://kuangxians.51sole.com/
% d5 A; a/ M# l! R. I5 r8 d- b$ H5 |' d N
( j G! {1 H4 V) B) ^) T( i7 r
8 S% a' y+ ^) Z! p
* r$ d. B$ Z: J, |
, k# A, L, v5 T8 }: y+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