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回复: 0

[职场杂谈] 冬虫夏草的的生长习惯及形成条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8 16: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虫夏草的的生长习惯及形成条件" ~: x/ z% |' s1 Y
6 v" X0 D3 |3 \; w

' g4 _. K( O9 y* w+ V4 e! b    那曲虫草生长在海拔3500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对自然环境要求高。其形体如老蚕,表面黄棕色,背部有许多细纹,腹部有足八对;其断面呈白色或略黄,周边深黄色;体长六厘米,直径约三毫米。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体通过各种方式感染蝙蝠蛾(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昆虫)的幼虫,以其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能量来源进行寄生生活,经过不断生长发育和分化后,最终菌丝体扭结并形成子座伸出寄主外壳,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虫菌共生的生物体。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 q' X- T. ]8 [) V( B; l( H( D
    冬虫夏草是我国青藏高原独有的一种极喜低温、高海拔、寄主专一性强的真菌,特异地寄生在青藏高原的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昆虫的幼虫身上,历经3-5年才能够长成,而且当温度高于25℃时,冬虫夏草真菌就不能生长。它是虫草属真菌中特殊的一个种类,生长在青藏高原为中心地域(青藏高原及其相邻的横断山脉余脉的酷寒雪域)、海拔3500-5000米高寒湿润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上。: K" ]- ?, I& r" H; ?
    虫草蝙蝠蛾幼虫在地下冻土中越冬,未被真菌感染的幼虫经两至三年六七月羽化成蛾出土,初呈白色,一小时后呈棕红色,再后又转变成棕黑色,全身长满花斑,犹如蝴蝶,在花丛中上下飞舞,不吃不喝,忙于寻求配偶。一般羽化后几小时雌蛾即开始产卵,交配后产卵更多,雌蛾平均产卵400粒-500粒,最多的可达700粒。产完卵雌蛾立即死亡,雄蛾亦很快死亡,从羽化成蛾出土到死亡一般为3天,也就是说它在地面上阳光下只活3天时间,可谓命短。
* W7 x% V9 S! @" }3 [  R  i; o' J    自然界有卵的时期为6月下旬至9月上旬,卵留在植物花叶上,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经一个月左右时间孵化成白线头似的小虫。小虫一蜕掉卵壳就急急忙忙钻入土壤中,潮湿疏松的土壤给它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头花蓼、珠芽蓼、川贝母、小大黄、金露梅等植物的根茎给它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它在土壤中悄悄地、自由地生活和成长。它耐旱,耐饥,耐寒,就是严冬冰冻3尺对它也无可奈何,它僵而不死。侥幸未被真菌感染的幼虫将来就有机会蜕变成蛾出土,一旦被真菌感染就逐步蜕变成冬虫夏草。* B1 y4 T- F) X  A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http://kuangxians.51sole.com// s1 h% b' u/ ]6 X

+ P, ]; V. W" ]" \1 N8 I8 g% B4 e& V( f1 Z1 t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5-3 13:07, Processed in 0.058196 second(s), 20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