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6|回复: 0

[上班找乐子] 改变世界的iPhone背后都有些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6 13: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26日消息,据产品目录报道,在手机圈,一直有这样一个鄙视链存在,毫无疑问苹果站在鄙视链顶端:用苹果的总是看不起用安卓的,在安卓内部,三星看不起其他安卓,华为在创新上和体验上都没办法看不起三星或者苹果,只好经常在发布会把数据单拎出来看不起苹果,同时对小米表示看不起,小米没得看不起,只好看不起OV,但是OV近来机子越做越好,逐渐撕掉了厂妹机的标签,小米的系统广告反而越来越多,MIUI越来越难用,小米只好和华为互相看不起。1 E% M+ j$ g3 k6 d8 n) T
+ W, Z) l  n) E8 P
这当然是午后谈资的的玩笑,所谓鄙视链,只不过是用户体验之间的差别还有一部分品牌效应,但是近来一个趋势却在逐渐萌发,苹果鄙视链顶端的地位正在逐渐被削弱。在库克玩了一波降价和多色配置之后,不少果粉对苹果表示失望,而这些失望大多在设计上,很多消费者还是没有经受住“诱惑”,iPhone11大卖,库克和大部分苹果用户用户都乐呵呵的。在不少真果粉对苹果失望之后,依然可以逆势增长,到底什么是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呢?
$ r7 d6 Z4 B/ ^5 [5 C
3 e! A& K" h. ^0 O6 p/ t有人说,苹果的成功是供应链的成功。
4 f1 j6 V4 ]4 y( s2 K% T- Y
7 x) [+ D% u6 U/ ~' X' W- d乔布斯是苹果的信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乔布斯曾离开苹果七年,七年之后乔布斯回到苹果的时候,苹果已是一地鸡毛,供应链更是一团乱麻。这时候乔布斯花了很大的代价挖回来一个人,这个人后来大家都是认识了——库克,这也是为什么乔布斯将衣钵交给库克。被挖到苹果之后,库克立刻发现苹果供应链上的问题,零部件供应商在亚洲,组装在爱尔兰,有很多库存却短料连连,千呼万唤从亚洲催料,空运到欧洲,赶工组成成品再加急发往亚洲销售,难怪苹果不赚钱:钱都给航空公司了。找到问题之后要解决当然不难,随着iPod、iPhone一代代产品,苹果崛起的不止是产品,还有供应链。苹果=乔布斯+库克,那个时候的苹果公式是这么写的。
+ _' i. b$ y) X( r
4 V9 n2 \) z( a! h苹果成功实际上应归因于两点:一是革命性的创新产品,二是卓越的供应链管理。1 _. m: w; {/ V6 c6 ]9 b) d/ R
- _: Z6 I: \6 v7 i6 H
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IT产业的微利环境下,苹果能够独占业界70%的利润,除了创新的产品设计之外,隐藏在幕后而未被人们广泛认知的是能够通过供应链管理实现优秀的软硬件集成,为消费者提供超乎想象的体验。) P" _% @1 [+ S! X3 {

* H4 L, h3 ^3 `0 @+ s1 F" B$ l业界公认,苹果产品中采用的技术并非是概念性的技术变成现实,而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技术的集合。苹果能够将这些优秀的单个技术集成起来,渗透到手机上游所有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始终领先竞争对手一到两年,大杀器正是供应链管理。; w8 ^2 ?* f: J/ y2 s1 w5 q

6 f+ H/ |4 L+ E* n: z/ @' P' N/ O苹果产品的设计惊人地崇尚极简主义。供应链也如此。库克为乔布斯做的两项重要措施就是非核心项目外包和简化产品线。这样,苹果能够将自己最擅长的设计和营销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因为说到底,手机是一个技术的整合商而不是技术创新,产品规划要做的是选择技术而不是创造技术,手机归根结底是一个智能方案的整合商,而不是前沿科技缔造者。
4 u  v0 O( k1 J; }- @: P  u. Q, N
  F/ @4 p: c. y! }- b另外,苹果的声学组件主要由瑞声科技、歌尔声学,瑞声科技为苹果供货的工厂一家在深圳,两家在常州,歌尔声学两家在山东,一家在越南,这样一来,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而中国作为其最大的消费市场再一次为苹果省下一笔运输费用。苹果公司共有200多家供应商,但是只要库克打开电脑,就能看到苹果在世界各地的零部件供应商当日的产量,甚至良品率等等信息。在库克进入苹果的十多年间,一手建立起苹果供应链体系,关闭了旗下所有工厂,转型成为一家轻公司。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研发设计和品牌打造。
5 H/ ]6 K/ K' ]- m( N8 k9 T" o3 [
5 E0 H! F; ~6 B在供应链的管理策略上,苹果其实不希望与太多供应商合作,通过数量控制可以避免人多口杂并提高质量的一致性。然而,从供应商风险防范角度,苹果也不希望只有一家供应上能够满足其要求,这样会大大提高该供应商对苹果的议价能力从而让苹果感到被动。在独家供应的情况下,苹果会通过专利授权、转让等方式试图扶植新的供应商与老供应商形成竞争和制衡的关系。例如,苹果就强行要求台湾宸鸿向外授权触控屏技术,私下扶植大立光以外的摄像头生产企业。一般而言,在每一个环节,苹果会有2-3家主力供应商。
$ @7 e) M; Z6 \9 N! t
8 R& D2 R) ]/ r  _  \' U; @对于供应商而言,一旦进入苹果供应链后,往往相对稳定。除非是技术发生变革(某些模块很经常发生技术变革因此供应商变更较快,如显示触控模块),苹果通常不轻易增加或更换供应商,而是更倾向于要求现有供应商随着苹果一同增加产能。苹果甚至会先行垫资为其供应商购买设备增加产能,再要求供应商以货抵款。
! E3 c8 a' @1 b6 X, _
% b) _  `  R4 i3 C- E, Y% e$ I' F$ g什么成就了iphone?现在的苹果不再拥有任何制造厂。除了芯片设计,其他许多关键部件也是与其供应商联合研发。苹果的本质是品牌+设计+供应链,现在的苹果手机,正在走着一条不想走但却不得不走的路。- [; m$ d9 O  X% I- H  D
本文章发表产品目录,如需转载请注明
: R& d0 x; }# {% W7 R! B9 T7 G) k& n* U# u3 `: \6 d( U0 y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4-30 05:00, Processed in 0.053413 second(s), 20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