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9|回复: 0

[外语培训] 孩子有拖延症?六点建议记好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1-15 14:40
  • 签到天数: 13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9-11-27 15: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很多家长们,看到一个词语都会心生恐惧-“拖延症”。* b% }5 h( |5 R% J1 ^
    : q  G/ T8 d5 R8 e
      家有拖延娃,父母该怎么办呢?下面北京新东方北美项目部刘老师将与大家分享“如何6招搞定孩子拖延症”。/ S0 w6 k5 G6 u
    $ {3 L! W/ D* s6 R+ _) c% ^
      其实,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它并不是一个解决不了的大难题,只要我们弄清导致孩子拖延背后的原因,父母就可以帮助孩子解决拖延的习惯。+ v5 h' R4 w, m/ c

    # g; u' q2 E8 _  结合目前准备留学备考的孩子们,导致他们拖延学习的心理特征以及因素有如下几点:5 }+ h; k9 f& c- `' l

      G( Q% s1 S  a6 u% T  1.孩子觉得自己考不到托福100+的成绩,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失败的恐惧越大,越容易拖延。
    2 \3 E! {5 |7 E9 H' H- J& s' f' G- R6 A% M5 ]+ [7 S
      2.孩子看到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把困难当做障碍,不去主动解决,选择逃避,一再拖延。
    : I( s5 O7 M/ B2 ?  u& e4 P+ J
    7 ^# `( G9 I- Z5 w  3.孩子认为坚持学习两个小时,看不到自己有明显的进步,短期看不到回报。& H' S& v3 W7 t3 D

    % S3 H  Z0 P9 `* ?  4.孩子觉得没有打游戏那么有吸引力,赢一把游戏能立马感受到成就带来的满足感。
    2 l: L; A% Y9 ~" W% Y0 x! \: H# s2 X, u, v/ T
      5.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分散注意力。
    . u" W. {1 d  A7 k8 P3 E8 t% p# y4 Z% T3 A& Y
      那么,结合拖延心理学的研究调查,父母可以怎样帮助孩子控制拖延的行为,摆脱拖延的习惯呢?3 T% F3 K" n0 C8 t2 g

    % S* P: l/ g% x  下面六点建议供父母参考,父母们可以结合孩子自身特点灵活处理。: L) Z( V8 r, _- {+ K

    2 u+ e" V( Y3 p) E9 Y% R  1. V  E, m. h: j% _4 g+ _0 F

    : R* s4 g' q" }2 j" B$ |  父母帮助孩子确立一个务实的目标,不要过于理想化,而要选择一个孩子付出一定程度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 _8 [3 f) A) d7 f. D/ ^( g+ T9 O& z- a% J; t! Z; k7 I
      不是:“要求所有孩子都要进美国前十学校。”
    ( v" R2 b5 c4 S  K  f. p' S  a/ V9 N) `$ E" D$ T
      而是:“综合孩子的目前水平、学习能力、备考时间等因素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
    ) _3 S# B" P( x& g. A$ p7 g) z: x2 L9 v) S! v# ^& I$ `
      2" P* y  g1 M) @8 W; V' J- U, C
    ( u0 I$ G3 Z, @+ s# a' ]5 G
      父母帮助孩子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每个小目标都比大目标容易达成,小目标慢慢累积成大目标。
    + S, B, N- S+ y& \8 m' S; y$ ^' ^4 h
      不是:“要求孩子托福成绩要达到100分!”  Q; G! `0 Y- I1 O

    " i( Q$ c1 v: W3 ^* Y: j  而是:“帮助孩子制定阶段性小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比如,帮孩子设定首考小目标80分,二考小目标90分,三考冲刺100+分数。”
    9 }& m% g/ q; m3 h) R0 U) c0 n
    % O8 K7 z  Z1 a. Y: Z/ l  3
    . _; B/ J5 H# |% D: t( N* z
    + ~/ _( o1 P% [: |  家长鼓励孩子勇敢尝试,只管开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小步。3 e; _8 N5 ?, Q6 y

    8 D; }1 R1 Z" o2 {! P9 }; r- r  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z& |/ r9 j& L# N) U" X4 H+ S
      不是:“要求孩子一坐下来就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完。”$ h4 J) j& K- o7 l; Q% C& s

    ; z3 P$ o  ]( F5 n6 B$ m  而是:“孩子可以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什么?让孩子意识到,开始本身,是最有意义的事。”
    9 \4 I% a& V- {  D0 b0 F) b( t6 O4 @( q7 |# {4 h
      4; Q7 m0 _8 s# K+ b  f; p0 X
    1 }2 ~& r5 v/ Q' I) U
      家长引导孩子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当你遭遇到第一个(或者第二、第三个...)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困难只不过是一个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你个人价值或能力的反映。
    0 l- ~; U" S% J( N4 S& N, G3 P' r. ]2 |8 m& M) t0 _: `: X
      不是:“老师不在办公室,所以我没办法写作文了。我想去看场电影。”
    3 v: e& {( m2 s+ @- ~' f
    ) a- ]+ o, ~( I  而是:“虽然老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来之前先列出作文提纲。”% n1 A# {' q6 M  I9 A! B% c
    3 w' c0 l- \4 `/ D; Z6 Z$ R2 o
      54 i, D; O5 W' c1 M
    $ m& K. f$ R( Q7 g8 Y+ y/ A  f* B
      家长教孩子学会合理安排好时间。事情要分“轻重缓急”。不要为“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分散过多的注意力。
    ; D: ^) J3 F6 Y& e# E8 R
      ^0 O( z* ?5 m2 ?0 o' N  不是:“孩子必须对任何需要都要立马作出回应。”$ h: X' N6 v2 a( B0 T( ~/ r/ v

    9 N- Y& g$ b4 d5 g' q  而是:“在学习的时候,孩子不需要立马处理手机的推送消息或回复小伙伴发来的微信,告诉孩子可以在完成任务后再回复处理。”+ X% u0 g5 \; ?" K

    ; S+ U& @/ Z# s2 [( |; N  64 i- A4 V5 P0 f: v4 A# S- A

    # |* T1 ]; ]$ i  家长可以不断奖赏孩子一路上的进步。将奖赏聚焦于孩子的努力上,而不是结果。让孩子意识到努力的价值和意义。
    / W- o! g% U. c' q8 C0 E. y, m
    7 q/ a4 P- t  \. t  n  v  记住:即便是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2 w2 w3 U  ^. j: Z' I, o) x  X

    . ^3 S5 B( R5 X# |  不是:“孩子完成全部任务,达到最终目标,才算进步了。”, l; P$ x. g9 ~+ }0 w! m) O
    & o3 G& I6 g' B$ e, ?1 T2 `1 w, X* s
      而是:“孩子已经走出了几步,而且做事非常努力,认真。家长不断奖赏孩子一路上的进步。”+ ^/ s0 S% u0 H4 m6 Y. i. K7 l
    : s; |1 g+ p0 a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如何摆脱拖延症的苦恼。3 N& P4 L0 ^6 u5 Y) a" F

    % t8 m( E) h; Z9 o2 u0 s4 m/ a  孩子们会因自己一再拖延,讨厌并且憎恨自己的拖延行为。
    1 Q8 t% O# u' o8 r
    ( }; u' s  s+ |- y5 w2 T0 H  这种情况,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引导和帮助,让孩子们正确认识拖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拖延可以传递给孩子什么信息?自己到底在逃避什么?) _  e; p+ [# o: y2 d8 W, W
    * {/ m$ ?1 x0 G
      让孩子们记住:你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拖延,你也可以行动。现在开始,永远都不晚。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10-25 19:00, Processed in 0.088207 second(s), 24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