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709|回复: 0

聚焦国内发票引起的腐败:官员年底专门到饭店开几万空头发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3 1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聚焦国内发票引起的腐败:官员年底专门到饭店开几万空头发票/据媒体报道,在中央禁令之下,一些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或巧立名目,或化整为零,或空手套白狼,将发票“变形记”演绎得炉火纯青。这种形式成为少数人侵吞国家资产的便利手段。% _" v. k: X! `: e
  对于将私人支出转化为公款消费等“发票腐败”行为,网民颇感不满。他们建议,应加大问责和监管力度,公开支出明细,遏制公款消费潜规则。3 O$ G3 ?% ^$ H9 S7 R, t1 p! m" g
  “假发票”隐匿“真腐败”
, P" N; k0 j& u: ~/ s) g  “发票腐败”由来已久。网民认为,发票抵扣已经成为公款腐败的重要手段。
: V9 N) K8 u) S9 O8 h0 @# v8 X6 ]4 F8 Z9 _' H4 n& |! F
  据报道,因腐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海南儋州原市委常委、秘书长权晓辉利用职务便利,将公款报销作为敛财手段,其在儋州市任职4年多,公款消费报销共计404.94万元,仅2012年10月26日至29日的4天时间,就报销了6.7万元的住宿费和8.6万元的餐费。
7 ?/ b# j9 O+ s/ i  据网民“甘富森2011”讲述,他最近和一个在大饭店做经理的朋友聊天,该饭店一般接待的都是官员,某个院长开公车和家人吃了2000元,居然开4000元的发票,还有一些官员年底专门到饭店开几万块钱的空头发票。“‘假发票’背后隐匿着‘真腐败’,这样的潜规则不破,这样的隐形衣不除,反腐败就难以真正见效”。
, S4 J2 T6 H: s+ W) ~' I  制度漏洞成腐败温床& Q( g$ N1 `+ s+ b5 `, w2 Q
  网民认为,发票成为公款套现,甚至成敛财贪腐的手段,暴露了官员权力监督不到位、部门支出不透明等问题。
, {! D# a$ q, f8 R6 ]2 n: s  网民“金山夜话”认为,所谓发票漏洞跟背后的制度漏洞相比,就是个小针眼儿。一些单位“一把手”的公务消费报销仍有“门道”。只要领导大笔一挥、条子一签,公务支出就来者不拒,公共财政的门还是关不紧。官员之所以能通过报销的方式敛财,就是因为权力太大,而对权力的监管又不到位。6 ]. ~. i" P2 n) V1 k
  网民“春天里”认为,目前,一些单位的“三公”消费还不够透明,把公费支出当成本单位自己的“小金库”,怎样开销怎样记账怎样报销,都是自己看着办。最后,纳税人的钱就不明不白地进入他们的腰包“如果公开机制与完全独立的监督机制不建立,所有部门都有理由提高预算开支。”网民“清风一刻”说。
% U# k' z# B, q  加大监管问责力度
" B2 |) @, i: U- K  网民建议,应强化财政预算公开,做到每笔花销有账可循,同时应加大问责和监管力度。
# a. g# ?. g. i" w* v  Z; G/ @9 ~  网民“木光”表示,强化财政预算公开,细化“三公”经费项目,管好“钱袋子”。通过“公开”支出明细,列出单位在礼品、食品、耗材等每一类型发票的报销情况,做到每笔花销有账可循,有证可查。同时,对各类别资金使用情况作出说明,保证支出都有合理的比例范围,让每一笔资金都用到该用的地方。
+ A& g1 c1 Q: z+ f/ Y3 _7 U  网民“代红”表示,要管住发票腐败,关键在于问责和监管。一旦出现问题,经手的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应承担连带责任。
. b% r1 t) Y! O; x  网民“高福全”认为,一方面,应及时研究填补法律漏洞和监管空白,着手制定和完善发票管理制度,严格发票的领、用、存审核和管理;另一方面,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联合监督力度,对各单位“财政资金”支出审批、报销、核算实行源头控制。    (记者 明航 整理)
0 D5 u0 i' O; P' C1 J2 t2 A
! w1 ~) G7 h" H5 z* g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03-2012 XMFISH.COM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GMT+8, 2025-4-29 22:12, Processed in 0.065757 second(s), 25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12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