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658|回复: 0

[文化杂谈] 莆田晴热收敛 习俗不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8 11: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恰逢一年中最热节气大暑,台风“麦德姆”汹汹来袭,吹散了连日来的晴热天气,高温天气得到缓解。  大暑时节,莆仙人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即使遇上“麦德姆”,市民们依旧遵循习俗过节。
  大暑要大补,这个全年最热的节气在仙游人看来是进补的好时节,从羊肉、荔枝到米糟,都是世代沿袭的独特饮食选择。当日上午7点多,家住榜头镇的刘淑梅女士趁着大雨来临前,赶到菜市场买新鲜的羊肉,却发现肉铺里的羊肉已所剩不多。她说,买点羊肉、羊腿回去炖汤,这是每年大暑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平日里上午八九点来买菜还有很多东西,但是一到大暑,荔枝、羊肉很早就会卖光,来晚了就买不到。也许是台风要来了,大家比以往来得更早。”
  与吃羊肉、荔枝相比,大暑吃米糟并不是十分普遍,但这是仙游独有的一种习俗。鲤南镇大坂村53岁的林女士一到盛夏,就会用米糟为家人制作甜糟,清甜味美,营养消暑。
  这天,记者在林女士家中探访,发现甜糟的做法与酿酒的原理相似。据介绍,将一小块酒曲研磨成粉,加入蒸熟的米饭之中,静待“一个对时”,也就是24小时过后,将其放入开水中煮熟,盛碗加糖,这就是清甜可口的“甜糟”了。简易的仙游式“甜糟”做法无须糯米、无须用火加热,仅仅依靠酒曲与米饭之间的发酵作用,在产生酒精的同时,发酵后的米饭表面膨胀变成乳白色,口感也随之改变。
  图为鸡蛋煮米糟,既可口又营养。
◎延伸阅读
大暑为什么要吃米糟?
  据说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甚至更久远以前,人们没有“烧水喝”的概念,从井里或者河流中打上来的水直接下肚,久而久之,由于未经高温消毒,造成了一部分人产生肺积水的现象。而米糟能够“吸水”,带走体内多余的水汽和炎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祛湿消炎。功能性的作用赋予了米糟不一样的食物地位。在大暑这一年之中最热的节气里吃上一碗米糟,在许多人看来既可以解暑气,也是一种进补的行为。在仙游地区的传统菜谱上,鸡蛋煮米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
   今报记者 林群
         吴琳斌 文/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欢迎加入我们

x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4-30 08:07, Processed in 0.063591 second(s), 26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