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10-30 14:26 |
|---|
签到天数: 24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作者:刘林智
" o8 s7 @/ A7 o: }7 y) m7 F" @( V& ?
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曾因历史原因留下一些遗憾。有的胡同消失了,有的文物被破坏了,加上旧城内的私搭乱建,使得古都风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习 近 平 总 书 记2014年视察北京时提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打造好这张金名片,就必须树立将古都北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保护的全局保护观,被划定为历史风貌带的街区要保护好,非历史风貌保护街区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样应引起高度重视。7 x! ?# ? }0 z( y' t# w: b
& ^2 }' @; |; ~4 {- d . I' {! a# \$ o) L j+ T) X
拆后复建的林白水故居
% Z) T6 c, p3 J$ W$ g
& y1 N) j& K7 ^% {1 B2 w! F j) f; _ 如宣南文化重镇椿树地区,在大规模旧城改造前,椿树地区内胡同纵横,各类古迹星罗棋布,保留着明、清以来形成的街巷格局和市井景观。从历史文化类型上看,椿树地区留存的历史古迹有“三多”,一是外省会馆多,二是梨园文化遗存多,三是名人故居多,其中安徽会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和京华印书局旧址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琉璃厂西街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丰富多样的文物古迹既是老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北京市整体文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0 z, K0 D) s. P( }3 n9 D
" r1 c N! t) r6 P" u; j3 F0 ?2 X " p& m2 Z( ~3 ~3 B
京华印书局旧址近年打造为时尚文创区
8 B# ]+ u& U/ ]# V: p+ |3 R+ v
1 V5 Q, S: `% {3 y# b( j 当前,椿树地区的整体历史风貌虽已遭到严重破坏,但仍保存着相当数量的文物点和传统街巷胡同,可以说,椿树地区的文保局面已经进入了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重要时期,必须以科学、严谨、扎实的态度和方法深入推进椿树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8 ~1 u. U8 W0 X( o9 I/ r7 g) E
; _! Q, f' z4 E& ~% c7 d# {4 [
" J" U9 o5 x- ^. L( L& ?. ~6 O 棉花片一处精美的砖雕门楼; d( w' ^" v8 Z) T" J5 w- l
4 h1 ]8 @. z' |7 E+ _; A/ k; n 一是保护好现存历史街区,避免大拆大建。经过多年拆建,椿树地区的历史街区极为有限,因此保存下来的街巷胡同才更显珍贵。有鉴于此,市政有关部门应立即停止区内新建设用地的审批,对划为拆迁范围但拆迁并未实际启动的历史街区,也应停止一切拆迁活动,并对街区内的古迹点和历史院落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7 L5 P6 J& P* w" F6 X) _
# d q8 L! [% ~. P. p% M& X5 E 二是加快推动修缮维护区内文物古迹。椿树地区内的文物点虽数量丰富,但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私搭乱建严重、原有历史风貌丧失的问题,一些古迹更是成了居住人员密集、安全问题丛生的大杂院。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大区内文物点的腾退、维修和监管力度,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努力恢复文物建筑的本来面貌,并加强对文物点周边历史环境的保护。2 l0 I; U1 }% F
) n2 o2 i) r Z, K$ X8 \; |* }3 p 三是科学复建椿树地区尚小云故居、余叔岩故居等重要文物点。尚小云故居、余叔岩故居是椿树地区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梨园文化遗存,在两处文物被拆除后,文物部门曾表示将实施异地复建,但多年过去,复建工作一直未能启动,社会舆论对此不无质疑。复建重要文物点既是古建文物在城市建设中遭到破坏后的补救性手段,也是重构社区历史传统风貌的重要一环,两处名人故居的异地复建工作应尽快落实7 F x2 z4 E2 ?
! S9 k/ V5 R* b n
四是充分发挥文物古迹的文化和社会功能。近年来椿树街道着力将一批主要文物点打造为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如完成琉璃厂西街“精品街”改造修缮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合理规划、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应将更多具备开放条件的文物点开辟为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人文类书店或居民文化活动中心,使文物“活起来”,创造更大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形成“以用促保”的良性循环。3 Q# k6 V$ J7 V0 u9 ?
. F& W/ z. q; w1 ]5 z 五是积极传承椿树地区的无形历史文化遗产。除了古建筑、老胡同,历史地名、市井民俗、民间技艺、梨园文化、传统商业文化也都是椿树地区宝贵的文化资产,这些无形文化财富一样需要加大力度进行保护发扬。如在危改完成的街区,街道重新规划命名时应沿用历史地名,对已消失且难以复原的街巷胡同和古迹可在原址附近树立标识牌以作纪念,社区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建立介绍地区历史沿革、人文文化和发展概况的小型博物馆,并定期举办历史文化讲座与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戏曲文艺表演比赛等活动。
' A; t6 z" N' H6 j. Y2 ]7 P9 C5 j5 t0 w, B
椿树地区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积淀,这笔厚重的历史宝藏不应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也唯有保护好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才能为这片古老街区的未来发展之路注入更为蓬勃的生机。
5 w% w7 x9 H9 g/ q0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