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6|回复: 0

[职场杂谈] 国画培训讲解山水画的散点透 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3 13: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R1 w0 M% p, L3 W+ c% _
: o# ?/ J0 U) \. \$ ^
tou视是一个绘画术语,指的是画家在创作时,在画幅这一平面上通过一定的构图方法与绘画技法,将物象表现得具有立体感与空间感。 . s/ g7 c  ^2 Y8 W
+ [( g. X4 a( V; ?6 B; m1 C3 J
  汉翔国画培训老师解释因为tou视现象是近大远小的,所以也称为“远近法”。西洋画一般是采用“焦点tou视”,它就象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 ; u/ A( ^8 g5 C9 r# L! k
( m4 W+ C4 F+ y* F/ n1 d0 _; F
  中国画的tou视法就不同了,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tou视方法,叫做“散点tou视”,也叫“移动视点”。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tou视法的结果。 - F& @8 ~; m  ^; H/ d9 Z$ X) w/ k
% ]8 ^# N" r# k1 ^7 D0 q$ Y
  中国山水画tou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北朝时代,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就说:“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昆仑山)之形,可围千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切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他说的是用一块透明的“绢素”,把辽阔的景物移置其中,可发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是在绘画史上对tou视原理的最早论述。
$ b, _; |3 }/ H1 x; n* V/ l1 c( p0 }- l$ t5 X, s* X4 }  J; @
国画培训http://www.shufaedu.com/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5-4 00:45, Processed in 0.063621 second(s), 20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