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人生的第一大转折始于读小学。不同于幼儿园的松散,幼小衔接课程随着孩子步入小学阶段,必须适应课堂教育,开始固定时间上课、家庭作业以及考试,知识吸收模式也必将从零散化过渡到系统化化的,家长对其期望值也逐渐提高。在“幼升小”的这一较大跨度下,幼小衔接应运而生了。3 T% h0 Y2 X2 y# B# n. l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育特征,儿童在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需要儿童调整身心以适应,解决好这个转变过程的问题,为孩子在未来新环境下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
1 v, H/ u( ]+ `6 f( b 孩子为什么需要上幼小衔接?; q( F# F3 r- ]: @/ Q: x/ ^
1、需要建立时间概念
2 y1 k) ]! Z" G7 \* V' {0 }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往往没有时间的概念,如果在入小学前缺乏时间概念,就会表现出上课溜号、课上要去上厕所、没放学就喊肚子饿等问题。
# |6 r/ v. U2 ]3 f9 ~9 [ 而幼小衔接阶段,首先就要让孩子适应打铃上课、注意听讲、不随便说话、上课时不能去厕所等要求,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习惯,使之逐渐适应小学的生活。
! d- S# h0 o3 Y6 R 2、需要唤醒自主意识 v9 ]" k/ i, D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现在的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往往呈现一种“全包办”的代替做法。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孩子也是一直被幼儿园老师整天跟着照顾,吃饭、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老师都会看护周到,及时给予帮助。但是进入小学后,孩子需要相对独立,必须学会照顾自己,要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父母的过度保护反而会剥夺掉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对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幼小衔接就是要养成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自理能力,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 A+ q3 g' w& O7 z 3、需要强化自我管理
2 }$ \9 L% E3 j. d4 o/ y' I 年幼的孩子本身自控能力薄弱,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诱惑。幼儿园的日常成长经历太顺利,依赖性太强,生活上完全由父母、老师安排。同时,幼儿园的老师不会限制孩子的行为规范,容易养成孩子任性、专横的性格。这些因素都会成为孩子在步入小学阶段以后,影响学习的巨大障碍。
4 `: k4 t6 D7 w6 f 幼小衔接通过各种方法,反复训练而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力、观察力、思考力,让孩子养成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认真阅读等学习习惯。
6 d. o- N9 z4 g. M1 M
- Y9 q$ K" G+ T%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