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xyzheng 于 2014-6-10 13:18 编辑
! i6 t W) W/ B1 F
, B/ n+ S- c: t, d. X6 V. T 5月11日是周末,记者在仙游赖店镇山尾村的鸣峰岩景区看到,前来登山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在林荫小道间回荡。
( \5 \- i- t, N% B5 I" K4 s% D; X; R 鸣峰岩海拔532米,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据传说,鸣峰岩在古代是海底一海礁,后海沉陆浮,始为峰峦。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发现不少蚌壳蛎衣,令人不禁感叹沧海桑田。相传一遇到阴雨天气,那里的山谷就会发出嗡嗡雷鸣之声,鸣峰岩因此得名。明代户部尚书郑纪《游鸣峰寺》诗:“清绝梅峰下,溪南第一山……”可见在明代时,鸣峰岩就已是仙游名胜之区。
; M L) j7 [" l 鸣峰岩山岩陡峭、林木茂蔚,一条清幽的林荫道直通山顶,路面是碎石砌成的。这里不仅是人们登山健身的好去处,更是踏青游玩的宝地。春夏之交,漫步于山间小道,看山花烂漫,听松涛鸟鸣,烦恼思绪随之而去,刹那间便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R/ W/ ^+ `# j% j
转过林荫道,迎面是青峦叠嶂,鸣峰古刹就坐落在这峰峦合抱之中。鸣峰寺始建者为唐朝御史中丞郑良士,后多次修缮、重建。寺庙依山而建,殿宇恢宏,飞檐掩映,寺门上的楹联:“孤舟依道岸,万谷应鸣峰”,道出了其地势之妙。原来,鸣峰寺的建筑形状好象一条船,前后殿堂是船的首尾舱,中间长方形的天井,铺连着两条长廊,好比是船身,两旁侧舍好比船的左右舷。为何形成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传说是古代鸣峰岩升浮时,此处留有一古航船遗迹,依船址建个寺庙。寺后有一陡然耸立的峭岩,叫“老鹰嘴”,中有一石洞,长约三米,高可容人,站在洞口,木兰溪两岸的风光一览无遗。
, b/ Y }7 _/ ^( e来源:仙游今报# Q* n( f. |+ @/ D/ l. b5 m9 ^
+ l3 U3 j0 b) e: o, m6 \! D* w/ h8 _
* N; ? E* W1 H2 a0 N. B6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