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22-8-25 00:19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今年楼市不是悲观与乐观的问题,房地产市场上有三件事情谁都逃不过去,一是人口拐点的出现,二十多岁年龄购房主力军的急剧减少;二是城镇化速度在下降;三是社会总库存的去化。如此这般,2015年的房产逃不过一场血雨腥风。正所谓,天王盖地虎,地价五万五;宝塔镇河妖,房子走不高!4 {: l$ C2 [9 f
. Y! e- l0 t$ C" x3 P. P# E
于此同时,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房产经纪人也使出十八般武艺与买房者斗智斗勇。- k! ~, J8 E6 B7 X0 Y; S
8 }6 H5 _ \+ i6 m$ F( X" L 你来它就走的低价房) q0 K0 b) M# E$ H1 |
4 f4 r# I9 @, D7 C2 { 为了吸引到更多买主,经纪人自己把低价房“盘”下来,虚拟一位业主,挂在房源信息上。想讨便宜的买房人自会陆续前来,有的能看到房子,有的看不到房子,但最后都买不到房子,理由很简单:“可惜了,哥,这房子被别人定了。”
% U7 W5 }# G% _1 ]/ N% c
$ B M: A9 L0 K6 I 接下来的戏文,就是给你推荐其他的房源,带你看其他的房子。虽然不是“跳水价”、“史上最低价”,但只要比市场价便宜,总会有人买单。于是,一位位看房人在“被别人定了”的失望中投向别处,使劲勒勒裤带“退而求其次”,买了价格稍高但勉强尚可承受的房源,可谁也不知道,那个在“跳水价”完成精准卡位的神秘买主究竟是谁。* n. ^5 W* `/ Y B- n# _! O2 l& Q
! B, j( C; q! r- z0 g& C+ _$ h) o3 W8 ] 至于那套“跳水价”的房子么?好处理。如果市场持续低迷,钱紧的时候再把它卖出去。可一旦市场好转,这套低价房就能调高了卖,倒腾一手,也能赚上一笔。毕竟,谁都知道,至少在目前的一线城市,楼市不会永远低迷下去。+ L$ G f' k# z# v
0 s) C& F8 l7 k1 g 胡编价钱,请君入瓮
9 q) j9 P7 I+ @5 j. a6 \3 L; H
$ b9 {; c6 f: J7 K$ c$ W* `2 e 王小姐在中介网站上看到一套某高档住宅的房子,单价每平方米44000元,经纪人直接挂着“爆降100万,史上最低价”。仅仅看到这,王小姐就觉得血脉喷张,比每平方米60000元的市场均价便宜出了25%,立即致电询问看房事宜。电话中,经纪人先是一顿猛夸,位置好、楼层好、装修好、小区好……绕了一大圈,吊足了王小姐的胃口后,才弱弱地补了一句:只是业主刚调高了报价,单价得到每平方米49000元,依然比市场价低出一大截。
4 f2 |- v7 D) i I$ r b# R- F$ F, ~/ r8 H
每平方米5000元的差距,还是让王小姐泄了气,直怪自己没早点看到这条信息。她挂下电话,接着寻找便宜房时,无意中在另一家中介网站又看到了同样的房源,也标着“急售最低价”,单价却略有不同,为每平方米48000元多点。好奇的王小姐又给经纪人去了一通电话,对方告诉她业主卖了很久,一直没能出手,所以刚下调了10万元。8 H+ ?/ r8 H& Z# W, E
3 |1 C; Y; W& ~: i- N
“刚才的经纪人说业主调高了报价,你又说业主调低了报价,到底是高还是低?”被弄糊涂了的王小姐事后才明白,业主压根从没报过每平方米44000元的价格。
6 z' e3 L F# v/ G
, w# R3 u* }3 z8 n- A( U& f( h 又比如网络上很多写着“跳水价”的房子,大多都是经纪人自编的“噱头”,目的是为先吸引看房人到店询问。只要客人进了门店,即使这套"调高"了的房源不满意,也还能推荐其他房源,这么一来,成交率可就大大提升了。
( j: k8 {" ?& S; ~7 g
: M; L3 {' u# h 看了这两个例子,侃房哥希望各位买房人都能有一双火眼金睛,识破各种计谋。只是赚钱不易,买房更不易,卖房的赚了钱也要去买房。有首歌叫《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侃房哥想说,卖房人何苦为难买房人。 毛大庆接受采访时表示
) K5 {8 U7 K5 Y2 @ i; s
8 D2 B% t& n+ X T*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