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0933|回复: 0

[本地杂谈] 春节莆田特色风情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6 10: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莆仙通 于 2013-2-16 10:30 编辑

 
 
        每当春节的时候,有本地人远行,有外地人回乡,更多的人,则会待在最熟悉的家乡,注重节日氛围的莆田人,在新年倒计时开始时都簇拥着欢乐和幸福,让未曾远行的本地人心头泛起对旧时浓郁年味的怀念,也让未回乡的外地人搅动起对家的思恋。此时人们的心头,十分渴求的是一种关于"年"的热闹。细数家乡特色的春节习俗,回望那逐渐被记忆带走的民风民俗,让这个新年过得更有韵味,让生活的更多一层多彩丰富的内涵,让我们一起踏着新春的脚步觅出一个原汁原味的传统春节吧!
  饱口福:莆仙美食少不得
  1、红团、番薯起--传统小点应景又应情
  红团应该就是莆仙人过年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小点之一了。红红圆圆的红团,寓全家团团圆圆,大吉大利之意。红团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三种。制作时把和成绵绵糯糯的馅用手捏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球状,即成“红团馅”。红团皮则是由拌上食红的糯米粉,揉成米或面团,取适量用手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用“皮”把“馅”包起来,放入红团印内,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状的红团,曲面上花纹,中间一般印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及双孩儿、庆丰收等字样或图样,以鸡蕉叶或一种大栲树叶垫底置入蒸笼内,用大火蒸20分钟即可。红艳艳、香喷喷的的红团不仅是佳节必备小点更是品味极高的供品,具有香、糯、甜的独特风味。
  安阿姨说,住在城里后就没有什么时间和条件蒸红团了,每当乡下的亲戚从家里送过来时候全家人都特别喜欢。她还高兴的说:“今年家里添了个孙子,所以我们打算在乡下过年,早早就买好了食材要回归一次传统,全家一起动手做红团。”
  还有一个莆田特色的糕点即是“番薯起”,它的作法就简单多了。主料是以蕃薯为主,咸甜皆可入。制作时先把鲜番薯淘选、削皮、洗净、切块、蒸熟后,捡去薯筋、硬粒,剁成薯泥,放入盆内,加入酵面(亦有的用米制粉),发醇后再以适量的白糖(亦用红糖)或盐巴及碱拌和均匀,然后细心地打印、在其上面点红、下蒸笼蒸炊成熟。“点红”的红,同样寓一家人红红火火,“起”(方言),有发达、兴旺之意。“番薯起”的特点是地瓜味浓,软香可口。
  “红团”和“番薯起”代表了莆仙大地“过年”时的独特美食文化,它们的美味和文化意义都值得好好延传。
  2、插粉--大年三十中午还记得吃吗?
  过去大年三十中午全家还要吃一道传统的美食,那就是“插粉”(莆田方言),又叫“豆汤”,是以碎断的米粉和碎断的线面混和猪血、牡蛎、油炸豆腐、芹菜等佐料入锅合煮,当煮开时调准咸淡再把地瓜粉以冷水调成糊浆,勾入滚沸的锅中,整锅食物即成稠状,起锅后吃时放些油炸的花生米,别具乡土小吃风味。莆田民间办家事时也要吃“插粉”。如:办结婚筵的早晨要煮“插粉”分给邻居吃;年关“扫巡”后全家要吃“插粉”等。除夕中午吃完“月豆汤”后,还得留一碗“豆汤”,留一碗干饭过年,叫“隔年饭”、“隔年豆汤”,寓意明年还有的吃。平常人家结婚办酒席的早晨也要把猪下水煮成“豆汤”,分给邻居们吃。
  过去因为一般百姓生活清苦,就找出家中所有的碎米粉、碎线面和着青菜煮。为了使它稠点能填饱肚子,人们就在里头勾点地瓜粉。后来,因为可口,大家纷纷开始煮这种“豆汤”,而且加进了一些好吃的佐料,于是,这种“豆汤”就成为莆田民间过年的必备食物。现在这碗“豆汤”成了很多莆田特色餐馆的一道主食,让更多喜欢莆仙地道美食的人们一饱口福。
  3、年夜饭--“围炉”话幸福
  过年了,扫尘、祭祖、贴对联,但重中之重就是年夜饭。“辛苦一年,要吃好一餐饭。”小林爸爸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说这一句话。大年三十吃年夜饭,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和家人团聚吃上一顿充满团圆意义的晚饭。从小林记事开始,家里的年夜饭菜单总也没有变过:“炸海蛎团、卤鸡爪、清蒸鲫鱼、红烧鲤鱼、油焖大虾、红烧肉、大闸蟹、菜花墨鱼、猪肚汤、老鸭汤,多肉多海鲜鲜少蔬菜,可能是希望寓意生活蒸蒸日上的关系吧。”
  在莆田,年夜饭也称为“围炉”,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而且十分丰盛,盘菜中,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和”,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莆仙方音称“软褓,”意即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上述这四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菜,要视各家的经济状况而定,一般还有猪肉、鸡(鸭)肉、羊肉、焖豆腐、炖油炸豆腐、炒米粉等等。在厨房里的水缸内还要水养几条活鲫鱼,表示“年年有余”。
  现在人图方便,很多都选择在饭店吃年夜饭,不少酒楼从春节前2个月就推出了年夜宴预定,不管年夜饭的花样如何变,对于中国人而言这顿饭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酒足饭饱,它的存在意义更多的是让儿女回到父母身边,让我们回到故乡。
  辞旧岁:欢天喜地做足准备
  莆田的春节民俗历史悠久、古老淳朴,既有汉唐中原文化的传统,又有古闽越文化遗风,极具地方特色。据莆田市群众艺术馆研究员林成彬介绍,莆田地区“习俗好尚,有东周齐鲁遗风”。在历史上,莆仙地区是“衣冠南渡,如闽者八族”的聚集地和扩散地之一。至今在莆仙民间仍遗存着十分独特的风俗,如大年三十晚上不动刀,担心招来杀气;正月初一早晨不能扫地,担心扫走财神;正月初二亲朋好友相互不串门,担心不吉利,并约定成为忌俗。
  莆田市荔城区人大江兴国主任对于莆田的春节传统习俗那是如数家珍,他娓述道,从十二月下旬开始,人们会选个晴天进行大扫除,俗称“扫尘”。“扫尘”时会用芦苇和稻草绑在竹竿上并在竿上贴上一小张红纸扫除房屋的每个角落,同时要把所有家具和被褥、蚊帐等家庭用品洗涤干净,迎接新年,俗称“有岁无岁,洗净做岁”。
  农历十二月廿四,传统认为这一天诸神和灶神将上天述职,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举行“祭灶”。在厨房神龛前供上糕点、甘蔗、煎粿等甜食让灶王“汇报”时多讲好话,增加福寿。
  廿五日是“发善心积阴德日”,这一天世人日忌出门,不得讨债,不得吵架,不准打孩子,不说不吉利的话。
  廿六或廿八为双日贴春联挂字画,莆田的春联在大红纸的上段有二寸高的白色联头。史传当年清兵入关后施行高压政策,老百姓奋起反抗,形成了以莆田南少林寺为大本营的抗清局面,清廷迁怒于百姓,滥杀无辜,许多人家因为办凶事贴白联。是年终,清廷又强令百姓贴红联庆祝“新朝新岁”。有些人家在被迫贴红联的同时,故意留了一截白联,以此表示孝服未满,以示心里的悲哀。之后,其他家起而效之,于是贴白额春联就成为莆田传统习俗。
  除夕,莆田地区又称“三十瞑”,各家在除夕这天的零点开始祭神“辞年”,人们会在院前摆着一张系着金绣花桌裙的供桌上,摆着红团、红橘、线面、三牲及"围炉"用的佳肴和隔年饭,由家长拈香跪拜祈求全家平安,来年幸福。而后在供桌前烧起贡钱、银纸并燃放烟花爆竹,于是辞年结束。除夕“围炉”之前,家长会给小孩空腹吃块鲜豆腐,寓意清白无暇,即使说错话也不算数。“围炉”时,全家人高高兴兴尽欢尽醉。有灶台的人家灶膛里会用块大木柴烧个彻底不熄的“火宝”,水缸里盛满水,象征年年有余,岁岁兴旺,财如水涨。
  迎新年:原汁原味的体验和传承
  在莆田上班的白领小何,早听说莆田过年习俗别具特色,今年他打算留在莆田的亲戚家体验一回莆仙特色的春节。
  莆田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俗称“五日岁”。初一这天,人们吃面、拜年、游春。清晨起来大家换上节日盛装,燃放鞭炮,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寓意“福寿绵长”。第一口不喝面汤,俗称“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子、糖果、蜜饯、寿面飨客,告辞时主任要馈赠红桔一双,表示福吉。是日,人们到城镇或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
  初二不串门。初二在莆田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习俗源于明嘉靖年间,倭寇攻陷兴化府城,莆人被杀者众多,人们纷纷出外避难,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勇歼倭寇,收复兴化府城。避难的人们这时才于次年二月初二日返家收殓遭难的亲属,串门都是吊丧的人,因此初二串门就成为不吉利之事,此后又改为正月初二不串门的习俗。
  初三为祭井、开张、回娘家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不打水,初三早晨才祭井神开井门汲水。此习俗已被自来水供水所破。有经营生意者,初三放鞭炮开店门,开始新一年的营业。新嫁女在这一天由老公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
  莆仙还有一项特别的风俗,就是“正月初四做大岁”。每年正月初四的那一天,莆田民间家家户户重过一次年,俗称“初四做大岁”。此习俗同源于倭寇窜犯莆仙,百姓连夜逃难,没有在家过“除夕”,翌年二月初一才回家园,于初四夜补过“除夕”,为了纪念这一大事件,莆田地区都把时间改为正月初四晚重新过年,叫做“做大岁”,把大年除夕晚称为“做小岁”,相沿至今。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吃一碗面,然后出门游春或探亲访友。
  初一至初五,不扫地(寓意怕扫走财神,此俗已破),不打骂孩子,不说不吉利的话,不损坏日常用品(尤其碗罐陶瓷之类)。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在春节里,除了拜年、探亲访友、出游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活动,如在上世纪黄石镇西洪村,连续开展“春节篮球比赛”;黄石镇江东村开展的梅妃故里迎春书画展等,为春节注入新的民风民俗,延伸了春节风俗内涵。所以,能弘扬和提升传统节日,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爱国爱家爱乡的感情,必须大力传承和发扬。  林爱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欢迎加入我们

x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