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2-8-25 00:36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6 11: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儿潮酝酿新牛市周期" z& T' o. b9 U1 s7 r. a
如果说单独几日的股价上涨只是浮云,然而近期一则有关“婴儿潮酝酿新的牛市周期”的说法,却让更多的投资者开始警觉起来。
5 \* [1 ~3 b' p' C 有人根据华人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理论推算,新中国二次婴儿潮发生49年后,正好对应着两波牛市开始,而预计最近一次牛市将从目前开始绵延至2022年。- @2 N9 s: E+ g/ k- T
婴儿潮,简单来说是指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这个词的首次出现,主要是指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664”现象,即从1946年至1964年,这18年间婴儿潮人口高达7800万人。近代历史上几次知名的婴儿潮,通常是起因于有振奋人心的因素,像是农作物丰收、打赢战争或者赢得体育竞赛等。5 A5 X# S: I8 \& @ h7 J. @
上世纪90年代初,耶鲁大学终生教授陈志武首次提出了“人口红利”说法,并于首次将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和婴儿潮联系起来研究,从而推算出当婴儿潮出生人口达到49岁前,股市会走牛的理论。
7 z' s9 ~ S& J- Y5 ` 历史数据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几次婴儿潮的出生率和该国股市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印证上述49岁“婴儿潮”理论。6 t5 G) L' C" K: a& x# V
事实上,中国近代婴儿潮现象的出现很复杂。据公开信息显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曾有过三次婴儿潮。
( Z% v8 M3 N. c3 A# k! x 首次婴儿潮出现在1949~1959年。当时国家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很正常,人口增长率将近300%。由于当时中国总人口只有4亿,基数小,此次婴儿潮人口的绝对数量相对不大。! }9 g/ I8 k& y4 {+ h, s
第二次婴儿潮则是自1962年开始,高峰出现在1965年,持续至1973年,是我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的主力婴儿潮。这段时期,国民经济情况逐渐好转,补偿性生育来势很猛,人口出生率在30‰~40‰之间,平均达到33‰,10年全国共出生近2.6亿人。占当前全国总人口数的约20%。
6 M) V$ e$ _' i) C' s$ s: O; T 1986年~1990年,上一次婴儿潮新增人口已经成家立业,进入生育年龄,又产生了第三次婴儿潮,称作回声婴儿潮。其中1990年是这5年中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此次婴儿潮出生人口总量虽不及主力婴儿潮,但也有1.24亿,接近当前全国人口的10%。
% R: P3 R/ K' M; G x) [' z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口众多的“80后”一代也已长大,陆续成家立业。在2015年前,我国将迎来新一轮的生育高峰,这也将构成第四次婴儿潮。7 ~& f( s( I( ~) a: [/ ^
玄乎的是,从上述已发生的3次婴儿潮年份对应来看,1949年~1959年对应49年后即为1998年~2008年,1962年~1973年对应49年后即为2011年~2022年,1986年~1990年对应49年后即为2035年~2039年。
. ^% f9 k; `, z: m8 s7 j* P1 r 从经济指标GDP来看,在1998年~2008年这段时期,我国GDP同比增长率1998年为7.8%,在2000年时达8.4%,2002年上升至9.1%,2003年突破两位数达10%,2005年11.3%,2006年为12.7%,2007年达到最高的14.2%;到了最后一年2008年,GDP同比增长率则陡降至9.6%。整体来看,这段时间的经济一直呈现着高增长的态势,而2008年的收尾,则正好印证了婴儿潮49年末端经济沉沦的理论。
; @6 v5 B# \0 X 对应到股市,从上证指数来看,在1998年大盘指数在1000点的上方游走,虽然后来逐步下探回到了1000点附近,甚至在2005年年中创出了历史低点的998点,但是随后的2006年~2007年里,经济的增长将大盘指数一口气拉上到6124点的高峰;2008年,众所周知的熊市凶猛来袭,最终大盘指数快速退水至1664点,成就了股市历史上最大起伏的一轮牛熊转换。4 G3 _0 |& S4 ]+ J8 c, k
二胎概念刺激股价飙涨
( c7 I3 A/ H; M8 e# h& [ 也许是孱弱的股市太久没有好消息的缘故,“单独二胎”悬而未决的一则消息,竟然激发了“宝宝概念股”股价的集体飙升。记者查询发现,8月1日至今,多家和宝宝“吃喝拉撒玩”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受益大涨。
+ Z& _1 L! F3 a, \, |5 h 如港股婴儿手推车龙头企业好孩子国际8月2日股价大涨8.5%,8月5日周一开盘,更是再接再厉上涨10.34%。同样,儿童护肤品企业青蛙王子也两天持续上涨8.17%和4.97%,婴儿及学前产品制造商隆成集团也上涨了8.33%和6.41%。而在普遍股价疲弱的中国市场,十几家“涉婴”公司同样表现不俗。生产销售儿童保健药品的山大华特上涨5.74%,尿不湿外表层材料原料制造商卫星石化和江南高纤,分别先后上涨4.98%和4.55%。贝婴美8月2日大涨6.13%,光明乳业更是以8.04%的涨幅创出新高。2 Z" f" g( ? |# t# v6 K# t+ A5 o
此外,仁和药业、高乐股份、星辉车模等相关公司也受到游资追捧。* L ]7 `5 W. h# X
一位分析师指出,其实关于“单独二胎”政策松动的传闻此前多次传出,但这一次的版本更为具体,且传出了试行时间,因此,对宝宝概念股股价的刺激作用更为明显。
' l) b6 r) L* @' E 的确,相比于以往的“道听途说”,这次的传闻更情真意切:“单独二胎”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如进展顺利,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试行。连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也被迫出面回应称正在进行方案调研。
) x4 ]" A9 `8 w- a* h7 I. R 有媒体报道称,一位长期研究中国计生政策的专家认为,调整“二胎政策”新闻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今年3月,国务院进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国家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成立国家卫计委。在他看来,这是中国调整计生政策最明显的政治信号。
) h! H) } r6 ^: ~ 同时,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倡生一胎、允许生二胎、坚决控制第三胎”的声音更为频繁。代表们提出,在如今出生性别比例失调、人口红利渐远、老龄化社会等问题的困扰下,计生政策适度调整很有必要,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大计。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也认为,尽早放开“单独二胎”,才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完善人口生育政策应该做出的调整。" x/ c a2 L9 P p1 S' C6 n
婴幼消费相关上市公司
- ~2 q+ U$ ^( k4 t/ a! J7 s& z4 E A股/ S' G3 V" N! g, w, o/ o% c
化工类:
1 |7 X, Z( K! a2 B" `: W3 z+ W3 L 江南高纤、卫星石化:尿不湿外表层材料原料制造商1 |' \: s- A+ r, P
食品类:7 \5 B& }2 A N8 P3 E
贝因美、三元股份、光明乳业、皇氏* k8 g# M/ O; F0 d
乳业:
1 I/ C/ A+ C5 M" ?+ C0 {7 B 婴幼儿奶粉和辅食生产商。
/ \& L+ g" f; h! n/ A4 @ 轻工类:( u( ^1 P/ h1 _
星辉车模、高乐股份:国内自主品牌玩具商,包括车模和各种电子电动玩具。
5 S N/ ]# b4 F! w: I) u, E+ F 医药类:# Y+ v% A3 [ G# `, u' @' T# y& w
戴维医疗:婴儿保育设备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P9 w8 t* j0 ^
康芝药业:小儿退烧药品牌生产商。主导产品为儿童解热镇痛类药品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 E3 A1 d% s' t2 m
山大华特:生产销售儿童保健药品。其拳头产品“伊可新”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症,被喻为婴幼儿产业的“黄金药”。: U2 ], |( k! I$ z
长春高新:生产3~12岁儿童侏儒症的生长激素。) n. @ ^7 C, f/ `, G, O& S& Z$ G1 P
仁和药业:儿童感冒药。主打产品为儿童感冒药优卡丹。
& o' r1 j% O0 R R 智飞生物:研制医药生物疫苗:肺炎、流脑、水痘、婴幼儿腹泻、手足口病都是婴幼儿和儿童易感疾病。
. x& C0 T2 ?" z1 S 港股
/ A$ s+ j( r( p9 f 好孩子国际:全球母婴行业的领军企业,主打产品为婴儿手推车; V! A1 X3 t3 ?5 q+ x
青蛙王子:专注于儿童护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商。包括沐浴、护肤、洗发等百种商品。
( R' q2 ~0 ~1 v& q5 b, f7 Y 隆成集团:设计、制造及销售一系列之婴儿及学前产品,包括婴儿车、婴儿床、软类制品、电动骑行车、婴儿服装、奶瓶及其他配套产品。( v; j" a8 \6 }+ D; Y
博士蛙国际:旗下拥有自主核心品牌“博士蛙”、Drfrog及哈利波特、网球王子、FIORUCCI、LOONEYTUNES、2008年北京奥运会童装、2008年欧洲杯等授权品牌以及AKACHAN365、CHUCHU等日本高端婴儿用品品牌。
5 W7 s- E2 k! B) N) U6 ?! d4 W 上市公司分享市场蛋糕
, `6 C: [3 O7 E1 A 看到如此巨大的婴童市场蛋糕,自感生逢其时的婴幼消费企业家们暗自得意:不管你经济怎么疲弱,消费怎么保守,中国人普遍“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态,即使当女人钱都不好赚的时候,孩子钱依旧滚滚而来。% g5 q; I0 h, _
于是,这几年来,新兴婴童企业谋求上市、老牌上市公司圈地扩张的新闻不绝于耳。婴儿潮直接带动的产业有医药、奶粉、玩具、纸尿裤等。其中有些企业真正受益婴儿经济,成功变身高富帅,也有的企业因步子迈得太快最终伤及自身。
I3 C6 q9 d) K0 L- i 【婴童经济没有想象中大】7 Z! x6 t3 S) o4 \3 V1 m
“相比于一些玄妙甚至匪夷所思的预测,婴儿潮理论似乎更能打动人心。”在一投资论坛,有股民对婴儿经济做出了如此评价。
8 [+ {' B2 ^* W2 ? 的确,新生命的降临会带来数不尽的刚性需求,这笔账算起来,即使是月入过万的白领父母们也不免心惊肉跳。5 g7 D; r4 m9 H/ r
宝宝生下来要有个婴儿房吧?改善型购房需求成了如今房产市场的基石,且不说上百万的差价补贴,单一买一卖的税费就要花掉几十万元。买房后还得布置一个漂亮的公主房吧?必须的!而且还得全程环保涂料绿色家具,这笔钱,没有个几万元拿不下来。
0 W; p$ m: T& K3 K$ h 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新生命呱呱落地带来无限欣喜的同时,妈妈们的钱袋子就再也收紧无望了。吃奶粉要花钱、穿纸尿裤也要花钱,婴儿进出双向收费规则一月少不了三四千元;婴儿床、婴儿车、汽车儿童座椅得买品牌的,否则又不安全又掉价,品牌且入眼的价位都在千元朝上;逛一圈母婴专卖店发现,婴儿衣服可不比成人便宜多少,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三四套换洗,又挥洒了数千银子。此外,还有护臀霜、沐浴液、奶瓶、奶嘴、牙胶、浴盆、玩具等众多零碎而又必须的小玩意儿,通过快递员在你家和公司间每天折返奔跑,陆续抵达手中,这些积少成多的点滴消费已经无法计算……
/ a3 A7 r$ N( V" q# o" B9 B 其实,养过宝宝的妈妈都知道,0~3岁婴儿的消费只是整个消费期中的波谷,真正的高峰伴随着早教、入托、入园、上学、补习、旅游等花费而快速增长。曾经有人计算得出,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养大一个孩子的花费约48万元,而这个数字正在不断被刷新。近日,一个名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统计在网上走红,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名列前四,排名第一的北京,生育成本高达276万元,深圳和广州的生育成本也均在200万元以上。
6 f0 I* v3 W2 d& I& O 据《中国婴童市场质量信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是目前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婴童产品消费国,鉴于中国独特的人口规模,以及培育孩子占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中国婴童经济依然以超过3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华泰联合分析师预计0~4岁婴幼儿消费规模到2015年或将接近2万亿元。9 M W, o* w7 U5 l0 N& S3 p n
不过,针对这次“二胎经济”,亦有分析师直言,由于生育成本的增加,多少人能决心孕育二胎还是未知数。因此,众人预料的二胎经济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上述分析师直言,保守估计,就算政策施行,行业利润最快也要到2015年才能从中受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