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怒 2019-9-14 06:26 |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
莆田妈祖文化,深刻地影响着莆田的许多个文化领域。其中,妈祖散文,较有成就的一个领域。: O. }1 D0 S! E! f9 k& L, [0 P+ I9 H
《天后显圣录》,郭风,莆仙作家群,妈祖散文,湄洲岛风格。松散的文学理论,这是笔者肤浅的理解。1 t# N1 c: J+ P1 y% Y; U2 E
想象、抒情与哲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停地写,像雾像雨又像风,歌唱时代,歌唱生活,清新、朴实又富于儒学根底,这就是妈祖散文,这就是“湄洲岛风格”。
. f- A; G9 Q* w8 v, } 郭风,1918年出生,1938年开始发表散文作品。郭风的第一个文学作品,《地瓜》,刊发于1938年大作家茅盾先生主编的文学刊物上。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郭风已经是享有全国性声誉的“散文作家”。+ m+ t7 n+ Q) V' E) z
1949年.直至2009年,郭风又写了六十年的散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郭风,一个真正的儒者,实践了妈祖精神。郭风的著名的散文集,《搭船的鸟》,《汗颜斋文札》,文字是那样优美醇正,风格是那样的欢快鲜明,又永远是那么谦虚亲切,让人不由对“湄洲岛风格”产生景仰。郭风,莆田的骄傲,真正的大师风范。
) c- p: c- B3 g+ n% z2 p 笔者常常想到,1949年,郭风已经那么有名了。然后,又不停地写了六十年。看到郭风日夜不断写出的散文,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满足快乐简朴的生活,在山区下放劳动时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诗一般的欢快文字,笔者又再一次联想到了光照千年的妈祖文化。又然后,在笔者的目光下,一个又一个从莆仙山区和沿海走出来的“作家”,那么无畏于困难的人生,那么执着于崇高的理想,生就了一副贝多芬式的面孔,“扼住命运的咽喉”。苦中取乐的“莆仙作家群”。笔者有感触啊!湄洲岛风格啊, a) Y( M# B! ?2 y! a, f* m
新中国的红旗下,郭风出版了几十本的文集,欢悦地歌唱天空和土地,赞美祖国和人民,歌唱着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以来,郭风的笔调更为清新和流畅,诗人的声音更为昂扬和嘹亮。郭风那些美丽和迷人的篇章,曾激动过无数莆仙乡亲的心。2002年春,第八届云里风文学奖,笔者亲手接过了郭风发的证书,对我的“作家梦”产生过巨大的鼓舞作用。郭风,心中的楷模* M$ ?# T* w6 U
郭风笔下有妈祖,心中也有妈祖。妈祖也在佑护着郭风。这就是“湄洲岛风格”的佳话。妈祖文化的文学故事、事迹和精神,曾无数次地激动过笔者的心灵。0 Q4 X* \- u) P6 C. T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A) B; ]6 Y, y6 T! v6 i# I
郭风的散文,气象光明,思想醇正,简洁,清新,典雅,朴实,既有一定的数量,又有质量和高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郭风的散文,有古文大师的影子,音韵优美,意境如诗。
" m1 C& o3 I: q( k* e2 s; m 我读中文系的时候,汉语语音的朗读,范本是郭风的《搭船的鸟》。一小本、几十篇,内容写莆田,涵江、黄石一带的水乡景色,非常美。《搭船的鸟》里的许多篇章,如安徒生童话,描绘故乡景色,诗一般明快洁净,我曾背诵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1 y" y9 f; [! I& Q- ^( D
郭风爱劳动,爱人民。《笙歌》,“用全部生命的精力,在吹奏着对于生活的今天的希望和明天的希望”。真挚的感情,浓烈的乡音,深厚的儒学根底,仁者之心,让郭风先生的散文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从而享誉海内外。
! R4 B2 i) K# F. s/ z. Z; G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郭风,一个真正的仁者,直接开启了妈祖散文的“湄洲岛风格”。
4 A1 _2 {3 J, r W 湄洲岛风格,作为妈祖散文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以郭风先生为代表,上承《天后显圣录》,下启“莆仙作家群”,特色鲜明,影响深广,有一定研究价值。湄洲岛风格,又是从妈祖散文作品的整体上所呈现的代表性特点,是由莆仙乡土独特的内容与妈祖散文的外在形式相统一的独特的面貌。1 j' U+ H; t2 I. m, u
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风格,很重要。比如小说创作中的,“荷花淀派”,“山药蛋派”。带有独创风格的散文作品,能够产生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不仅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而且使人们领略到无与伦比的儒学之美。
' a! i3 w$ i. y7 w1 x6 C' i 郭风先生的散文,直接渊源于旧学私塾,感性准确的文学语言,简洁精巧的春秋笔法,反映了现实生活,突出了主旋律,笔调富有古典美,个性鲜明,韵味十足。这,体现出了“湄洲岛风格”的实力。实力源自汗水。
/ \' g! M! M2 C$ x* B, Z- z 无限丰富多彩的现实,只有通过风格鲜明的文学作品,才可以得以充分的展示。以郭风先生为代表的妈祖散文作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地理解并反映妈祖文化,有“天赋”的元素,妈祖赋予了作家所有的思想、情感、个人气质、生活经验、审美理想、道德规范等。妈祖散文反映的生活内容,必然是作家所深刻感受、体验和引起写作冲动的那一部分。而许多个“那一部分”,汇成了“生活就是大事业”这一个妈祖文化的永恒的主题。0 M+ w3 I1 G$ d
湄洲岛风格,并不是散文作家的主观随意的表现,而是散文作家个人的主观特性与散文对妈祖文化的真实的反映相结合。因此,风格受到了制约。散文作品,必须而且应该准确地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天后显圣录》,具有优美、典雅的风格,同时又悲壮,这是与妈祖女神所表现的惊心动魄的生活经历相联系的,是在对圣洁、坚贞、高尚、温柔的女神性格深刻理解中自然流露的。
: Z d; n; ?6 t! e) V& ? 郭风的代表作《叶笛》,风格上的欢快明朗和富于抒情,决定于散文作品的内容,描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特定的景物风光,反映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莆田农村的欣欣向荣的美好气象。8 W* Z$ k; L, ]% ?; n! D$ w
散文作品只有具备多样的风格,才能适应对无限丰富多彩的妈祖文化的反映,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散文作品的内心需求和真挚爱好。湄洲岛风格,应当顺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i5 w* V5 C7 h* {. d y
散文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发展,常常伴随着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时期,由于散文作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基本条件。郭风先生的散文,同样如此,解放前、解放后、改革开放,郭风散文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面貌。
3 N* p' N# g+ ^6 Y4 X( B!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深刻变化,劳动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社会的主人。改革开放以来,妈祖文化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劳动人民成为了妈祖散文的主要的反映对象和服务对象。与此相适应,大众化的妈祖散文显得清新、豪迈、明朗、乐观。东风洒雨露,汇入万户春。妈祖走进千家万户。“妈祖散文”大丰收了。湄洲岛风格,从胜利走向胜利。2 m1 u$ R/ d. b b& o. e0 P0 A- }
郭风散文,湄洲岛风格,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意味深长,哲理性强。妈祖散文的想象必须伴随着鲜明的形象,才能够使读者深深地记在心里。散文作家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又往往能够达到一种哲理概括的高度。这一个,得益于扎实而又深厚的儒家根底。; h( L$ l9 O. Y- n* u% f7 h
郭风的散文,就是如此有魅力。他经常从笔下描摹的形象和抒发的想象中,抒发富有哲理意味的结论。; c6 J1 w- R5 ^5 Z
《草莓》,“对于一些哲理,我们能从一些草地上无人注意到的花草上,很容易得到启示。”: G; y0 R ]" `! M$ _, T, a
《落叶树》,“知道什么是有魄力的,有力量的,和当得起考验的。”郭风,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r5 N0 n* {8 y5 p" s" c/ a
认真地写,不停地写,一天只写一点点,一个时期只进步一点点,为之以渐,持之以恒,劳谦交织,永不止息,钢铁一般的勤奋,这就是妈祖散文,这就是“湄洲岛风格”。
2 Z: A" ]6 L( n 郭风,一个“不灭的灯”,照亮了莆仙作家群的写作妈祖散文的前进道路。, m* d% Q8 z- I, }& f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笔者愿意更加刻苦一些,勤勉一些,沿着郭风先生的道路走下去。4 S# H& }: i- A$ }
写这一个小文,缅怀郭风先生,也与许多个“莆仙作家”共勉与探讨。(游荔生)9 r% t1 W6 s) {1 o/ a" L1 f& q& E
q" ?7 o6 W*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