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846|回复: 0

[案例分享] 货款(欠款)纠纷案件材料的准备及对策解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7 19: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由于经济不景气,欠款纠纷会越来越多,很多欠款的形成不是欠款单位故意不还,而是欠款单位效益不好或资金周转不灵,能拖就拖,尤其是一些大的国有企业普通存在拖欠款项的情况。一些中小企业无力承受长期垫付资金的压力,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诉讼解决欠款纠纷。欠款纠纷中,单纯借款纠纷的,证据准备相对简单。商事诉讼案件中,以货款纠纷居多。可以说,货款纠纷是几乎是每个企业必然面对的问题。本文简要谈货款纠纷类案件,当事人应当准备哪些诉讼材料。
# D3 ?1 w: ~/ g1 C6 p: v# k7 p- @+ P# ?% ?6 Z, f0 M! F
1、合同签订的证据,包括合同、协议、补充协议、订货单、传真、EMAIL等,以及口头协议的证据。( O( r( r  E  w+ ~, S' j

$ Y5 R4 \- p6 J/ w- H  L2、我方履行合同的证据,包括发货单、供货明细、托运单证、收货凭证等。特别要注意的是,上述单证应当有对方的确认,最好详细注明品名、数理、价格、总价。例如发货单,如果双方无合同,则发货单上必须注明价款,并由对方签字或盖章(单位应当加盖公章)。实践中,往往对方派业务员来提货,无法加盖公章,在这样情况下,为避免对方日后赖帐,则必须查验业务员的身份证,并留复印件,要求业务员签字捺印,之后,及时补办对帐单或确认书;大额货物提货,最稳妥的办法让业务员带本公司的授权委托书来提货。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常见,客户指定到某一地点(工厂或仓库)送货,收货不是合同相对人,这样也比较容易产生纠纷,如对方不认帐,说没有收到货,解决对策是要求客户书面指定送货地点和送货单位。有时客户会说,书面指令发传真。发传真是可以,但是最好让客户过后将指令的原件给我们备份。
# o; J  c' l: o
( `# _; d0 p% k% y# F1 }1 x& t3、对方履行合同的证据。这部分证据相对不太重要,因为对方应承担这方面的举证责任。但是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为了明确合同的主体,对方履行合同的证据也应当准备。即使不复印,也应当列出明细。还有比较重要的是,特别要注意收集,对方履行合同的帐户信息,以便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或者将来向法院提供可供执行财产线索。
! h3 w; q8 }5 Y3 N) O
! |" h/ d/ U, q7 x4、结算凭证。如果没有书面合同,或者合同履行的证据存在瑕疵,结算凭证就成为案件最为至关重要的材料了。结算凭证包括:对帐单、付款(欠款确认书)付款凭证、收款**或收据。
' B1 d8 W; i: V7 R5 y8 K* o# V$ c* Z' m4 o4 c8 w, B4 h' `% I
5、其他材料。如双方往来信函、传真、邮件等。4 S; a2 Z+ ~: p6 j$ F

% o# c# \3 l; Q3 F, H2 f6、查清对方身份情况,对方是自然人,应查清对方及配偶的身份证号、实际住所地、户籍所在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对方是法人的,应查清对方的地址、联系电话、营业状态。这部分证据不足,可以由律师协助共同调查取证。7 L+ H  o" H0 {) O7 m4 ]4 u
5 W; z0 ~: F0 u9 s6 d& N, ^1 r
7、了解对方的资产情况和还款能力,比如,对方名下是否有房产、车辆、货物等。资信能力调查也可以由律师协助。/ K6 S3 r0 W* O0 D# w7 M

. y  x$ _( Z2 R. p* n. T8 y, h- b5 B 上文所述的证据材料,并不仅仅是企业面临诉讼时,所要准备的材料;实际上,企业应当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经常要自查,定期(每月或每季度或每次付款)和客户对帐,尤其是年底对帐,保证帐目清楚。证据充分,对方可能不愿面对诉讼,积极还款;帐目不清、证据不充分扎实,双方就会对欠款数额有争议,诉讼的可能性、不确定性、风险性都会加大。
( Y6 W" N$ P# u
0 p, ^' `2 s1 D' [# b( l+ _& B 面临欠款,应对的措施有哪些呢?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0 m# r8 f3 ^4 `. F1 o2 l  I# C: c% k. }+ Y" `
1、当事人直接发函给对方;0 n& C9 W  [4 d5 E
! I* k: q$ [- y
2、委托律师发律师函。发律师函有利于当事人的方面:成本低、快捷,给对方一定的压力同时与对方也不会太对立(毕竟没诉讼);发律师函不利的方面是:容易“打草惊蛇”,对方压力小,可能不理踩。3、诉讼,并考虑是否采取保全措施。8 u/ k$ t2 o$ c( M- Z# q

' B0 T7 P: ?: G 最后谈一谈诉讼时机的掌握。很多当事人考虑到诉讼成本和诉讼风险等因素,不愿意打官司,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的诉讼时机。我的认识是这样的,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只要生存,就要生病的可能性,生病后,最好吃药打针就能解决问题,比如发函或通过其他非诉途径解决;但是大病,则必须动手术,诉讼好比动手术,手术肯定会有风险,而且成本高,但是手术的时机很重要,错过了手术的时机,做了手术是白花钱,不如不做。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9-21 23:17, Processed in 0.077516 second(s), 24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