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730|回复: 0

[文化杂谈] 古代宋代痛失状元的莆仙学子——陈说之与蔡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1 09: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举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北宋朝廷重文轻武,非常重视科举制度,对于状元及第更是无比荣耀。北宋文学家尹洙曾经说过:“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莆田古代共有状元21人(含特科状元、释褐状元),但北宋时莆田陈说之和仙游蔡佃却痛失状元,实为可憾。
  陈说之,莆田县孝义里城郊(今属荔城区)人。父陈绛,宋咸平二年(999)孙暨榜进士甲科,再试“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擢第一,授右正言。天圣元年(1023)二月,以工部郎中知河阳府,移知福州。宰相夏竦与陈绛同试制科,举贤良,与绛有隙,及夏竦执政,陈绛左迁外任藤州(今属广西)通判。宋天圣八年(1030)陈说之与兄动之同登王拱辰榜进士。本第一名,钦点为状元,因父陈绛与时执政者夏竦有宿怨,故被奏请降为第六名。天圣十年(1032)整理《楚辞释文》并作序,录为一卷。撰有《重修甘棠院记》。官至秘书丞。
  蔡佃,字耕道。莆田县城南蔡宅(今城厢区霞林街道蔡垞村)人,祖籍仙游县连江里赤湖蕉溪村(今仙游县枫亭镇赤湖蕉溪东宅村)。蔡襄孙,蔡伷弟。于太学有能声,与蔡伸、蔡伷三兄弟号称“三蔡”。宋崇宁二年(1103)霍端友榜进士。蔡佃上京应试时,其堂叔祖父蔡京正官居宰相,应试评卷揭榜时,论文取士,蔡佃应为状元,但金殿廷对时,蔡京为避嫌,将蔡佃改为榜眼,派其在户部当佐理官职。后来,蔡佃向徽宗上奏折,请求徽宗罢免蔡京,蔡京知道后甚为恼火,贬蔡佃到浙江温州任税监。蔡佃在温州任税监时,处事公道,清除积弊,深得百姓赞誉。蔡京死后,宋廷起用蔡佃为朝奉郞,后又升为龙图阁学士。卒葬连江里锦屏山(今仙游县枫亭镇兰友村)。蔡佃能诗,李弥逊评其诗数十篇,谓其“清丽超轶,有不群之思”。《全宋诗》卷1370录其诗二首。《全宋文》卷3059收其文一篇。《莆风清籁集》卷4录其诗一首。《闽诗录》丙集卷6收入诗《雷轰漈》、《豁然阁》2首。 (陈春阳)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4-30 05:18, Processed in 0.103238 second(s), 24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