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08|回复: 0

[案例分享] 注意!骗子诈骗犯西安人贾峰手机号:13488400004!净网2019「防诈骗」骗子的局中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0 21: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警巡查执法骗子:西安人姓名:贾峰 他老婆栾芳手机:13488400004(骗子微信同号)16723855880骗子手机号  骗局一:直击循环卡骗局 有人以国家发福利做幌子建群办卡
# q; L( ]% G+ t: ^4 Q: [# X  两个多月前,记者接到陕西省西安市一名读者反映循环信用卡骗局。# L( I' o. P) o" L& d! _* F! `
  该读者称,她的一位家人在外地被骗,同样的骗局又在陕西省西安市上演。记者在这名读者邀请下,进入到这个循环信用卡群。
# Y1 L  c: K/ n  f1 D8 T  最初该群是一位自称李某的人设立,称是陕西省西安市城东一私人医院老板,时不时在群里发一个定位信息,偶尔在群里通过语音的方式,发一些宣传的内容,称循环卡是一种国家发的福利,这种福利是为了让广大群众早日致富,称持卡人每个月交1008元,有5万的信用额度。第一个月可以提现额度的三分之二,也就是3.5万,第二个月只需要还100元或200元,额度就可以恢复到5万元,然后再提取3.5万。以此类推,这样,一年你可以从卡里套现42万。
3 }9 g) |3 d4 z- x  记者在群里发现,该群非常活跃,从深夜到凌晨,都有人转循环信用卡信息,谈论循环信用卡的好处。时间久了,细心人会发现,在群里积极发言的总是那么七八个人,他们不停地给群主帮腔,引导其他人发声或发表一些欢迎新会员加入的信息。2 L9 z5 J5 @( W& }0 ?
  这个初建群,是吸纳会员的一个基本群,群主以获得高额福利为诱惑,交一千多元的会员,扫群里的二维码,又建另一个微信群,通过这种不断交钱、不断建群的方式,吸纳新人加入。群主在群里说:“循环信用卡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不懂,不明白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去了解一下。今天给大家公布了很多第一批拿到循环卡使用,已经激活了一些。大家仔细看一看,到底这是真的假的还是骗人的。”接着在群里就会发一些卡余额的信息。" A: Q' X3 K5 }, x& Z1 T
  循环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卡?8 J, Z- u6 e/ R
  李某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些显示是印有国旗的红色银行卡。$ q( c0 h$ @4 ^$ D! y  I& D
  揭秘:有自称医生者群里帮腔 记者联系医院查无此人( u( J' o* R! X% o0 d/ n
  入群的人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听从”群主的宣教,也有人会提出这是个骗局。此时,群里帮腔者会怒怼:办这种卡需要信心,最好做个全面的了解,只有对自己负责了,才能对家人朋友负责。多了解一次,给自己一次机会,也不要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利息零费用,让循环使用将近十年的钱上百万元,有些人还质疑,就永远发不了财,更享受不到循环往复的财富。7 w' J9 d2 g9 J2 s8 j
  李某经常在群里鼓动大家进入循环卡队伍,希望陕西省西安市及周边的人员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希望大家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发财的机会。每当李某在群里说话时,群里的帮腔者会不停表示“拥护”。
# M+ H+ z- }9 e, _$ U* J  7月中旬,记者与其中一位在群里经常支持群主的人互加微信,这位网友自称是陕西省西安市某医院的医生,一边吹嘘自己的医疗技术,一边吹嘘着循环卡赚钱的好处。事隔几天后,记者约她相见,讨教一下循环卡的使用时,她电话里答应,事后却以各种理由推辞。为了能联系到此人,记者假借让她帮助联系她工作的医院看病,她在电话里称在外地学习,记者再次联系,她将记者拉黑。但该支持者仍在大群里比较活跃,支持群主。* i5 p4 B9 Z- M! W! ~* u
  随后,记者通过渠道联系她自称在工作的医院,查无此人。7月下旬,该支持者,在群里公布一些填写模板信息,身份证号码及银行开户行显示却是省外用户。
/ g: O0 X% N  ^+ `+ u) h  记者又添加另一名支持者,在群里她自称是某单位高管,私聊后查看她的朋友圈信息,显示以做二手车为主。记者添加群主,通过朋友圈查看她的信息,多是以卖保险为主。5 W7 @- Q% Y' n2 G' _
  在这些群里,所谓的职业到底有多少是实际身份呢?没有人知道。
/ p) M! I% x; i& E3 ?  群主所谓“循环信用卡”更是以逐利为目的,持卡人还可以免费率、无逾期、免息使用、循环使用。% v! T6 s5 H0 z% k  B& X* B
  记者查询得知,循环卡已经被全国多地公安机关公布为骗局。
% ^- V; e% B3 l1 u- r  公安机关点评
- H' {: X  }" h% ?  群里自称的职业多是虚假的,是用来忽悠大家的,千万不要相信。要认清一个基本常识:无缘无故个人交一千多元就能获得国家上百万福利资金,想想就不可能。其次,银行卡如果不是银联卡,这个卡又怎么进行资金交流,所谓的上百万元的循环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只有一个答案,显示的金额是假的,这个卡仅是一张几元成本的卡片而已。
: \! H# P! v4 ~. t+ R8 q  民警称,遇到此类问题,可能有人觉得管它是真是假,先注册申请了再说,那你就太天真了。当你提出申请的时候,你已经中了骗子们的套路,骗子有无数种办法掏空你的口袋。首先,要申请这种根本不存在的信用卡,你必须填写个人真实资料,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当骗子收集了大量个人信息,就会进行倒卖,贷款或者用于其他各类非法活动,对你再进行精准诈骗。当你提出申请后,诈骗团伙还会让你缴纳各种费用,如缴费升级套餐、缴费消除你的信用污点等。* P( H1 N4 J$ j9 _' b6 M
  骗局二:骗子蹭国家重点项目高额返利 让人“躺着”就能挣钱
7 M4 ?- Q8 S7 ]  家住陕西省西安市城西的李先生最近非常苦恼,父母亲将养老的十几万元购买了一个“××扶贫梦保险”,他在网上也进行了一番查找,发现这是个弥天大谎,可劝说父母又不起作用,为此,他与老人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
4 M% Z; B  D  a  李先生称,2019年6月份,“××扶贫梦保险”在小区里做活动,其中一名张姓女子到他家里进行培训,包括如何使用手机下载软件,如何注册,如何应用,如何拉拢下家,如何先从身边人开始发展用户等事宜。半个多月的培训,父母已经入魔,听不进去家人的劝说。为了弄清楚父母加入的这份保险基金如何运作,李先生用父母的手机将他和记者拉入“××扶贫梦保险”微信群里。8 ^9 {1 @+ L1 P# N  l
  在这个微信群里,记者看到他们的宣传信息:
0 U' C9 v* r1 m  ^5 U+ X  ××扶贫保险,是使你快速成为七亿中产阶级的一分子(2000万元的拥有者)。第一:终生投资1800元,成为全国总代并获得推广权利。这是一次性购买60年的护贫保险费(每年30元)。保护你从加入那天起,只要坚定不移地全力分享,就一定在60年期间内,决不缺钱。3 F& j/ o+ V  z" a
  加入条件及义务:报单人,必须把微信本身昵称改成标准形式,本人姓名,推荐人姓名,总代理。微信头像必须是本人近照(上半身以上的)。报名的手机号必须是本人实名制,年龄不限等内容。1 D  l! X, X2 u3 }
  加入“××扶贫梦保险”好处,投资1800元,三年内可以享受港澳或云南四次免费旅游,机票吃住购物全部报销,也可以一家四人一次性完成,日期随时都可以安排。
+ U6 x/ |7 Q& ^& X4 h/ m  短期脱贫计划:第一层,直推一人,躺着秒赚到扶贫奖励900元,收入4X900=3600元,净赚1800元。第二层,再发展一人,秒赚到扶贫奖励300元,收入4800元。第三层,再发展一人,秒赚扶贫奖励200元,收入12800元。三层奖励可以基本解决参与者的目前困境,还要奖励四张总价值3万元的旅游票。+ W  C4 q* I2 f. q' S7 |) |0 ]
  揭秘:交钱后就会进入另一个群
3 T7 Z- K. x; t1 A2 i* C  记者在“××扶贫梦保险”群长达一个月时间里,观察群里的信息发现,群主不停搬出国家一些政策、文件或媒体评论员文章,进行张冠李戴的解读。特别是蹭当前一些国家重点工作及重点项目的报道热点,进行误导式的宣传。而在宣传这方面的信息时,错别字层出不穷,很多时候连语句都不通顺。为了增加群里的关注度,时不时会进行一次所谓的分红“登记”,这时间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会将真实身份证、银行户头等信息上交。
+ j8 j# w& t9 H, U$ g- L  记者简单统计了一下,根据群里提交的资料,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从家庭地址显示来看,多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边居民或村民。
( u5 Q- }& k/ Y" R! ~9 `: y7 H0 k8 A  记者还看到,有一位79岁的老人应该操作不熟练,不停重复在群里发自己的信息,连续发了多次后,被群主清理出群。
& ]- t, R7 Y8 U, h7 {. O6 a  对于申领资金者,群主称,先交1800元,凭借交钱的信息,再进入另一个群,即可享受百万元回赠。0 P0 Z$ ?. W& N: n3 P' g: |: u
  公安机关点评% g2 P1 C" k. V$ n% g9 {( G
  这种骗局其实还是套用真实身份进行诈骗或买卖信息。识别的方法很简单,年龄都60多岁了,连体力劳动赚钱都非常困难了,投资1800元就能成为百万富翁,根本不切实际。试想,如果这样能赚到上百万元,那么还要企业和个人交养老金干什么?还要退休金干什么?其实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骗术太低级,上当者识别能力更差。提醒老年人对于不确定的赚钱信息,一定要与子女商量,多方面了解,以免上当受骗。
2 L# L" {# ^, _  骗局三:以理财实战、养老计划 拉人投资骗钱/ D$ d7 H$ V1 `+ Z% w
  7月20日,73岁的李师傅告诉记者,今年初,他参加含光门外一公司搞的投资理财活动,刚开始只听课,能免费领取一斤鸡蛋。后来工作人员称只要存600元,成为会员,才可以听更实用的理财实战课程。李师傅交600元办理会员后,每次听课后领取一些青菜。大约听了五堂课后,工作人员鼓动老人存款,最少2万元以上,年利息高达20%以上。他以前看到过公安机关提醒高额利息不可靠的宣传,担心上当受骗,没有再交钱。5 V7 u. W+ t) ?4 p/ q$ Q2 j
  李师傅称,当初他交的600元办理会员,仅领了几次青菜,加起来还不够一百元,现在想想,这就是一个很低级的骗局。# P: t* n, [- r+ o( i; Y) ~
  家住陕西省西安市城北的汪先生称,自2016年母亲开始接触小区张某,在张某怂恿下,母亲参与陕西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的养老计划,一份保险2万元,每拉一个人有额外的提成,每周工作日去张家堡打卡听课,若每周都去则每月发工资2千元,母亲以自己名义投了2份,以丈夫的名义投了1份,共计投了6万元左右。家人知道老人上当受骗后,带着母亲去公司好说歹说,甚至提出报警或媒体曝光,才将钱要回。7 w1 f) A8 e- @5 Z# t  c7 u
  公安机关点评
, E1 z8 z% K4 T2 e7 }  骗局其实就是为了逐利,请广大群众不要轻信,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天上不会掉馅饼,掉的只有陷阱,只要你抱着贪婪、侥幸心理,就会落入骗子事先设好的局。收起自己的欲望,莫让骗子有可乘之机。民警同时提醒老人的子女,老人被骗,多是信息闭塞的原因导致,做子女的抽空多陪老人交流、沟通,宣传当前网络的线上和线下的骗局,这样能有效防范老人被人利用,防止被骗。# R, `& R0 F$ ^& K" K# d- F
  网警巡查执法骗子:西安人姓名:贾峰 他老波栾芳手机:13488400004(骗子微信同号)另一个手机:16723855880骗子手机号; s, c% f' u3 G. T& N" c

$ ?0 L- z4 d; U1 {: u4 B, \: w+ |: k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03-2012 XMFISH.COM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GMT+8, 2025-4-29 20:41, Processed in 0.064571 second(s), 21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12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