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由直讯中国主办、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学术指导的第二届零售信贷“智?质”变大会在京举行,本次大会以“开放融合,价值共生”为主题,立足于积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重点探讨零售信贷产业链各参与方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形成合力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体系,共同推动可持续的普惠信贷发展。飞贷金融科技作为首个且唯一获世界银行和G20共同颁发“全球小微金融奖”最高奖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与兴业数金、网商银行等企业共同受邀出席并分享了飞贷金融科技如何助力银行数字普惠破局转型。
2 J4 v" _8 L8 u, u- a4 Q " @$ e/ ?1 ?+ c8 j; ]

' J6 t9 C& I( N2 o % [) D7 A1 s2 M6 Y1 f4 c2 S' M
飞贷金融科技联合创始人卜凡德现场演讲 }5 B& ~; P7 n9 S; `
' K% K/ K1 V' E4 Q+ d 银行数字化转型痛点多 市场涌现各类金融科技企业与合作方式) l0 K- O! k6 q! [$ O8 X( V
2 ]9 J; `( Y: y2 m8 W5 l9 Z
随着技术与金融、金融与新经济业态的不断融合演化,金融科技下半场也呈现出科技新手段、合作新模式、服务新体验的全新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从表层肌理到经营内核更进一步地渗透至银行,未来的银行概念将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服务,而这背后对银行自有的科技能力提出更大挑战。埃森哲预计,若不随之做出相应变革,截至2020年,32%的银行收入将会受到威胁。
2 a6 z4 y i% q# x! T, {2 G 7 n* K1 a% [4 ?
而对于银行而言,金融科技转型始终并非易事,中小银行受到的挑战尤甚,会上,飞贷金融科技联合创始人卜凡德根据与银行合作的多年经验指出,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通常会遇到能力建设、技术投入、人才缺失、监管政策、风险管控、组织变革等痛点。尤其是在能力建设方面,银行会产生以下几点焦虑:①担心“被绑架”,合作中更多是黑盒,所有的技术沉淀不到银行;②担心合作伙伴能否持续支持数字化的运营;③担心合作伙伴的开放性,能否真正愿意赋能银行;④选择单一模块的合作还是进行整体合作,若是采购单一模块后,整体性能能否实现1+1>2 ?
: \3 j0 m& Y+ F0 ^) ~. x . }& d+ H' @& B* G% T i2 d
面对痛点,银行到底应该如何选择金融科技合作伙伴呢?卜凡德在会上介绍,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单一资源型、单一技术型、技术应用型三种类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各家银行可根据自身的诉求选择与相应类型公司合作。如果银行已具备一定的体系,只是缺少某种资源、某一模块的话,可以考虑单一资源型、单一技术型的企业;如果银行是从0到1,自己没有做过相关业务,建议选择那些本身已经实际运营过的合作伙伴更为稳妥。" M( \& S7 h: a4 N/ e( c5 U
8 Q& N% h, S) u* v- C8 ?
而除了考虑选择什么类型的合作伙伴,合作方式的选择同样是银行最为关注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合作方式有三大类:①类咨询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风控、大数 据等方面的咨询;②系统服务:提供服务系统;③联合运营:合作双方共同运营,服务方对资产质量负责,对效果进行保证。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一次性.交付的系统服务以及咨询服务其实无法解决如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痛点,因此联合运营模式更能保证实现合作双方共赢。! m! ]: `- _2 S7 E% |
' T5 J3 J) F1 \+ T: F& W7 e
飞贷与合作机构联合运营 助力银行真正建立起数字化能力
' b, D( L% `4 u6 J
4 g2 K) E) o1 Q: G* r$ p 作为B端输出的头部企业,卜凡德现场介绍,飞贷金融科技属于技术应用型输出企业,可为金融机构提供成熟的全流程服务,并可支持到合作金融机构全流程的能力建设与提升;且对服务的金融机构的科技及成本投入要求低,这样的特性使得这类输出非常适合在资金投入有限、人才储备、技术能力较为不充分的中小金融机构应用。因为采用联合运营和按效果收费的合作模式。前期银行的投入很小,将机会成本、试错成本和落地成本都降到了最低。
8 d. H4 G; h5 m) b* x4 \; C( Y
8 A% w9 |! _6 @% f k, ^ 据介绍,飞贷金融科技对外输出技术仅一年,即已与人保财险、北京银行、华润信托、通联支付等多家涵盖保险、银行、信托、支付四大金融子行业的头部企业达成全面整体技术输出合作。6 h1 t8 q! q*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