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家有孩子参加“幼升小”、“小升初”的家长将有更长的时间了解政策,提前准备。备受关注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于3月8日正式实施。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入学工作意见发布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并首次将民办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招生单独列出。' q8 P, P. u& d: {. ~: c6 g
3 D+ e2 F3 _/ p: X' x■民办中小学首次提前招生
+ N3 N9 @7 }8 z, h( z, M1 E# J* L2 u# x8 @! C
和去年一样,今年“幼升小”、“小升初”仍然使用统一的入学服务系统,开放时间也是5月1日至31日。5月1日,公众服务门户yjrx.bjedu.cn将正式开放,除了具备入学信息采集功能,该网站还有市、区县的相关政策咨询服务信息以及各区县辖区内的中小学信息,还有统一的技术服务电话和各区县的政策咨询电话,家长们通过电脑和手机都可以访问。
3 D0 h& T9 r9 S; @" u: D6 M6 J: n, F) H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学生包括京籍学生、非京籍学生、外籍学生都将在该系统内进行信息采集,不按时信息采集,将无法生成学生学籍,原则上不能入学。民办校和寄宿制学校的招生也需在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中进行。
0 D* t) n% H/ S& w0 b) q2 R1 d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意见》首次将民办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招生单独列出,允许他们在5月24日之前提前完成跨区县招生工作。
: _5 N9 G! c2 j" ~
! v x$ Y9 }- P R9 }, {: q# q这意味着,民办校和寄宿制学校将早于公办校完成招生工作,一旦学生被这两类学校录取,他们就不能再参与公办校的电脑派位或其他方式招生,避免了过去家长为了给孩子择校去多所学校报名,被学校录取后又不去报到的情况。
5 w6 z: R! f# ^. z7 c
6 a, Y0 }( m( K% Z Y; U需要在北京接受义务教育的非京籍适龄儿童,家长需要提供“五证”: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4 v. l; M! u) |& I; [* x9 k
3 K- n3 j, P: d5 p8 |: ]■非京籍家长应尽早准备“五证”
& O1 Q8 P" y+ z- S1 ?- x5 X1 L& {
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马学雷告诉记者,民办中小学提前招生,一方面适应了教育发展规律,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家长多样化、差异化的教育需求。“明确民办学校的招生节点,相当于将原来的招生过程一分为二,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分别进行招生,避免了资源浪费,也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 C# C2 M' b6 l; `& z5 \, U: a' O
: v4 Q3 d/ ^! V* {2 x' [- l3 e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92年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职工子弟学校。这所由北师大和西城教委“强强联手”打造的学校,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
$ S2 w4 r8 ~4 {: Z$ L# x7 S7 g
据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招生办主任孙小珍介绍,去年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共招生300余人,其中录取却不来的学生大约能够占到所有新生的10%。她告诉记者:“新的政策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是一种利好,也是对教育资源的再次分配,以防学生被录取后不去报到造成学位资源的浪费。同时,允许民办校跨区域招生可以促进家长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而且确定招生节点,也有利于家长目标明确化。”" P/ H& ~ G* b; n r. O' f
' V, k5 I) B! z# B! e8 W" C) Z ~孙小珍老师也提醒广大家长,要尽早着手准备“五证”,因为部分区县还会出台“五证”之外的补充细则,同时也多实地考查学校,了解学校招生政策。
3 F& F, a3 M2 C0 H6 \0 T v; Y) d3 d
■看似创新,实则回归7 H9 S% R% E' B3 V$ d3 r
/ t+ l+ s0 F9 O b7 A创办于1993年的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是全国首家“政府出政策、企业出资金、专家办学校”的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寄宿制新型学校。学校设有小学部、初中部、国际高中部、国际留学生部,现有73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6 z) ?$ T0 h% T3 ^+ w* Z
t) ~* j5 ^2 P: D' A2010年,作为优秀民办学校代表的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与国家级改革示范校十一学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范胜武也在当时被十一学校派到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担任执行校长。有着公办和民办双重身份的他,对于民办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民办教育不能为了差异而差异,为了特色而特色,而应该着眼满足家长和学生不同的教育需求。他不仅带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也带来了优质的公办教育资源。 G- C) @$ Z- g) R9 F+ Q
r2 `) U8 D6 ] f$ l- q
O# z' H; M( V2 G. \( @7 N$ H2014年,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与十一学校合作开展的“选课走班制”。学校借助十一学校的优质资源,立体搭建“选课走班”配套体系,建立了各类资源丰富、个性鲜明的学科功能教室作为课程落地的载体,大力推进选课走班制的落地。选课走班制的实施改变了有的同学“吃不饱”有的同学“消化不了”的局面。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兴趣特长、职业规划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 n- |& d* T0 C) q0 {% ^
$ S, v y+ l x3 W0 M许多人将范胜武归为教育创新的行家里手,但是他认为,所谓各种“创新”,包括“选课走班”其实都是回归教育的本源。只有坚持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 ~- J& U0 ~# B9 N, \2 q
" [- N4 `4 H& C+ o+ ?$ Y/ B5 E0 f范胜武对于新的招生政策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非常感谢国家能够单独为民办教育出台政策,充分考虑到了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差异性,这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也能够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
/ O: M' K5 O' Y V0 a8 L6 ]
* r. o1 l- @2 P% I, O- T对于民办教育的未来,范胜武非常期待政府的顶层设计,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如此民办教育可以更好地自由生长。4 o5 |. U6 ^2 ^( C% M4 E$ Z8 U
, [; n' s# f( w, t ^6 E |
|